traveler luxe 奢遊 祕旅

在中國上海驚艷義大利,坐進 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 主廚餐桌

2020-02-04 09:00
text 謝忠道(HSIEH Chung-Tao)/photo 謝忠道(HSIEH Chung-Tao).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
中國/上海/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義大利餐廳
圖片版權 / ©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

對一家不在義大利境內,甚至不在歐洲的義大利餐廳最好的讚美應該就是:比在義大利更精彩道地。能在上海品嚐到如此真實真誠,不媚俗不作態的義大利風味,是城市之福。

中國/上海/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義大利餐廳
圖片版權 / ©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

眼前的繁榮景況像極了電影裡的場景,直到走入一幢仿古建築,醇厚濃香的咖啡氣息才將我的意識喚醒,重回人間。定睛一看,是日本知名的咖啡品牌 Arabica。踏上咖啡館旁的階梯,進入一個非常歐式的酒吧,幾個老外端著酒杯用法語聊天。這場景實在非常上海:中國與西洋在任何一個角落可以自由轉折進出得理直氣壯,沒有違和。上海的魅力或許就在這個東西方交融轉換的微妙處裡。

這一晚託朋友的福,坐廚房裡的主廚餐桌 Chef's Table。自從 Netflix 那個拍得美不勝收的同名影片造成轟動之後,主廚餐桌就成一股高級餐廳廚房必備的流行了。比如可以上一些不在菜單上的私房東西,或是主廚隨手即興的作品。只有進貨一隻的巨型鰈魚,幾顆新鮮碩大的牛肝菌,沒在菜單上的大龍蝦…。主廚餐桌是開放廚房的延伸,是食客的頭等包廂,是主廚真正的舞台。

中國/上海/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義大利餐廳
圖片版權 / ©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

既然坐這個兼有人情和特權的位子,當然是不用點菜,沒有菜單,一切交給主廚設計。

等候前菜之前,先上來以鹹甘悠長著稱的 San Daniele 火腿,切得薄如紙片是義大利家常小點之一。這是義大利最知名的火腿之一,海鹽將豬腿肉的鮮味 umami 封存熟成,嚐起來鹹鮮甘美,前提是必須切得極薄,才能有綿柔如絲的口感,而鹹鮮甘味也才能緩緩地層層釋出,不至於鹹重壓舌。

中國/上海/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義大利餐廳
圖片版權 / ©謝忠道

再來上的是金槍魚韃靼配魚子醬,墨黑、艷紅、翠綠、橙黃,共冶於一盤,色彩對比強烈,明亮鮮麗,滋味乾淨淡雅,清爽討好,是道完全以食材本身的品質來表現的作品,溫度的掌握也很精準,不過冰亦不過溫,切成塊狀的日本金槍魚的鮮美被海味飽滿微鹹的魚子醬襯托出來,周邊有些橙色和乳白色原點狀的醬汁裝飾成份居大。

中國/上海/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義大利餐廳
圖片版權 / ©謝忠道

日本虎蝦-海膽-魚子醬搭配海鮮醬和前一道菜是類似的概念,純淨甜美的日本虎蝦、海膽和魚子醬,不過這裡多了讓味道有更多變化的海鮮濃醬。三種高級海鮮的滋味並陳同列,搭補陪襯。這種強調原味類型的海鮮看似簡單,卻是要背後有一套掌握快速進貨的流程,才能將新鮮度即時呈現在客人面前。

中國/上海/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義大利餐廳
圖片版權 / ©謝忠道

主菜上了小螯蝦與黑鱈魚。用高溫由將魚鱗炸得如一叢飛捲亂髮,吃起來帶著香酥鬆脆的口感,黑鱈魚和小螯蝦的熟度都處在滋味與口感最完美的狀態,每一口都讓人不禁讚嘆。是的,這時候可以見到主廚舉重若輕的手藝。

中國/上海/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義大利餐廳
圖片版權 / ©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

入座前,一股濃郁新鮮的白松露,香氣誘人,肆意瀰漫。白松露全球火紅,每年此時每個主廚各憑本事,爭相搶奪的昂貴食材,端上桌的品質展現的不僅僅是不計成本的手筆,更是主廚關係人脈的炫耀,本季義大利 Alba 第一批最好的白松露剛抵達餐廳,我們成為幸運的一組客人。

經典的手工麵條刨上白松露。綿糯彈牙的新鮮麵條裹上奶油醬,立刻刨上薄若紙片的白松露,麵條的熱氣將白松露的香氣蒸騰得更富郁芳香,凸顯上乘松露的品質。

中國/上海/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義大利餐廳
圖片版權 / ©謝忠道

再是微辣蕃茄海鮮麵疙瘩和牛番紅花燉飯。如果說先前的兩道海鮮用的不是義大利食材,只是廣泛的地中海料理手法,在任何一家頂級西餐廳都可嚐到的話,麵條、麵疙瘩、燉飯就是原汁原味的義大利料理。

中國/上海/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義大利餐廳
圖片版權 / ©謝忠道

第一道甜品是法式風格的榛果舒芙蕾,加上白松露。第二道則是主廚重新詮釋過改成圓塔造型的提拉米蘇。

兩道甜品兼有法式的精緻和義大利的傳統滋味,榛果香濃迷人的氣息和白松露有著完美的契合,舒芙蕾綿密細柔的口感從嘴裡融入心裡,水準極高。

中國上海,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義大利餐廳
圖片版權 / ©謝忠道

顛覆傳統造型的變奏版提拉米蘇仍保有提拉米蘇應有的咖啡香與酒香,滋味均衡輕盈,非常現代。

中國/上海/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義大利餐廳
圖片版權 / ©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

許多高級西餐廳為了討好米其林,往往亂拋媚眼,向法式風格過度傾斜,做了很多不需要的堆砌與修飾,雖然依舊精緻美味,卻顯得矯揉造作,少了真誠。然而上海 8 1/2 Otto e Mezze BOMBANA 完全沒有掉入這個陷阱。

對一家不在義大利境內,甚至不在歐洲的義大利餐廳最好的讚美應該就是:比在義大利更精彩道地:燉飯的熟度(米心仍有咬感),彈牙的手工麵條,醬汁的濃稠度,味型的正確,豪氣而不失精緻的滋味…這些都在傳遞著傳統義大利料理的精神,沒有為了上海人的口味而調整改變。是的,味道可以帶人飛翔旅行,在這裡食客如置身義大利。能在上海品嚐到如此真實真誠,不媚俗不作態的義大利風味,是城市之福。

中國/上海/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義大利餐廳
圖片版權 / ©謝忠道

我一直認為義大利料理的精神在於真誠,熱情,慷慨,直接,有人的溫度與厚度。而主廚 Ricardo La Perna 的作品就有這些特質,他身形龐大,像個大孩子,端出一籃子白松露給我們聞的時候,我們拿起相機,他童心未泯地把兩顆松露放在眼睛前讓人拍照。

他做菜神情專注,手指出奇的靈動纖巧,看他撥弄海膽,挑揀小螯蝦,把玩白松露,帶著童稚的笑容,像個玩玩具的孩子,手底下變出一道道漂亮可口的菜餚。當你親眼看到每個作品是如何被製作被完成,菜品緩緩成形的過程有如藝術創作,同時有視覺與嗅覺的體驗,是坐主廚餐桌最有趣最值得的地方。

2010年 8 1/2 Otto e Mezze BOMBANA 餐廳先在香港開幕,成為唯一一家義大利境外的三星義大利餐廳。接著2012年在上海的外灘源插旗,2016年眾望所歸地拿下米其林兩星。

義大利料理在全世界越來越熱門,然而能達到如此高度的實在不多。

 |未成年請勿飲酒|

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
add 中國上海市黃浦區圓明園路169號協進大樓6-7樓 
time 18:00~23:00 
tel +86-(0)21–6087-2890 
email infoshanghai@ottoemezzobombana.com(預約信箱)

延伸閱讀

11月重頭戲!2021香港美酒佳餚巡禮,集結在地美味店家5+

2021-11-16 09:00:00

產地旬食的Deli日常,五方食藏忠孝店

2021-09-24 17:00:00

新北美食地標Mega 50,2020 母親節好康登場

2020-05-04 21:00:00

大安區問鼎麻辣鍋養生又對味,宮廷中的帝王癮

2019-03-21 19:00:00

美食旅行家謝忠道專欄:驚豔廊橋,川菜百味

2019-12-25 21:00
text 謝忠道(HSIEH Chung-Tao)/ photo 謝忠道(HSIEH Chung-Tao).廊橋
廊橋/川菜/江振誠
圖片版權 / ©廊橋

The Bridge 廊橋,是名廚江振誠指揮的餐廳,與執行主廚李順洪的聯手下,風光開幕,成為現代川菜的代表作之一。

和我二十多年前來過的印象很不一樣:車水馬龍的大馬路上喧囂吵嚷,經常堵車,沿途四周盡是聳天大樓,冷硬冰涼,但是四川成都的繁華現代,盡在眼前。

廊橋/川菜/江振誠
圖片版權 / ©廊橋

車子停在一座富麗堂皇,氣勢磅礡看似廟宇的建築前面,建築被階梯堆高,必須仰著頭看,階梯上的牆面寫著「The Bridge 廊橋」。

登上橋頭,被迎入大門前,從廊橋上看河上的風景濛濛中仍有古香韻味。灰黑的河水畔邊一溜墨青中帶著些許灰黃的銀杏樹林,千年歷史造型典雅的合江亭矗立其中,如果不是後面一支支線條剛硬的煙囪般的高樓和塔樓並列,貼在天際,這一幕應該是優美如畫。

廊橋,一座曾經被寫入馬可波羅遊記的知名景色:「城內川上有一大橋,用石建築,寬八步,長半哩。橋上兩旁,列有大理石,上承橋頂。蓋自此端達彼端,有一木制橋頂,甚堅,繪畫顏色鮮明。橋上有房屋不少,商賈工匠列肆執藝其中。」我沒機會從河畔看廊橋本身,但是看過照片,極美。

廊橋/川菜/江振誠
圖片版權 / ©廊橋

不過我走進來的廊橋也不是馬可波羅當年走過的,是後來重建的。今日的廊橋更不因馬可波羅聞名,而是名廚江振誠指揮的餐廳。

廊橋/川菜/江振誠
圖片版權 / ©廊橋

裡面的裝潢有現代的簡約雅淨,天井般的空間天花板挑高很高,已經不是古代的樣貌了。穿過吧檯,走過大廳,要再上一層樓。我們被帶入一個圓形的包廂,窗外就是合江。

桌上已經有三碗堅果,侍酒師推薦一支中國本地釀製的酩悅玫瑰香檳,酸爽清涼,氣泡纖細淡雅,準備迎接即將上桌的13道小點。

廊橋/川菜/江振誠
圖片版權 / ©謝忠道

最先上桌的是一小碟裡面一顆大小如湯圓的炭香魚子葉兒粑。葉兒粑嚐起來像麻糬,糯糜但不黏牙,和魚子醬的微鹹平衡得極是輕巧微妙,下面的綠油把這個巧妙平衡再拔高一個層次。

不管懂不懂川菜,懂不懂葉兒粑這樣的地方特色小點,絕對都會被驚豔到。

廊橋/川菜/江振誠
圖片版權 / ©謝忠道

就在驚豔感甫定之際,十二道小點羅列上桌,每一道都有著如詩般的菜名:

純手工燈影魚片、椒麻橙味嫩雞片、二荊條燒椒鮑魚、紅油夫妻牛肺片、招牌豆瓣蟲草花、經典廊橋拌耳絲、藏香蒜泥白肉片、翠藕芽漬竹葉青、椒香冰草牛舌捲、高湯滷水鎮麻鴨、椒鄉嗆拌高山筍。

小碟群陣以六角型蜂巢狀拼貼在桌上,菜品切工精細,色彩繽紛,擺飾乾淨,造型各異。桌面瞬時百花綻放,構成一幅悅目的圖形,教人驚歎。而隨著用完撤下的空碟再重新組合,還有變化圖型的視覺趣味。

視覺先聲奪人,固然精彩,味道更是百味紛呈,流麗富饒。過去說到川菜都是一句:「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至到今日,我才對這句話有深切的體會。

十二道小點中不乏熟悉的家常作品,如燈影魚片、夫妻肺片、蒜泥白肉。所謂「燈影」指的是切得薄如紙片的肉片或魚片,透光如燈影,香酥薄脆;夫妻肺片是以各種滷過的牛雜澆以特製的醬汁,鮮香麻辣;蒜泥白肉用的是味道特別的藏香豬,口感彈脆有勁。

即使不熟悉的豆瓣蟲草花(近幾年很常見的食材,一種高海拔的菌菇,細長如線,色澤金黃,菇味淡雅)、拌耳絲(豬耳朵)、竹葉青(一種當地蔬菜)、高山筍、鳳尾蕊…無一不變化多端,卓巧爽口。東一箸,西一筷,有素雅,有嗆爆,有鮮香,有麻辣,滋味紛饒多彩,如輕飄雪雨,如漫天散花。

這些尋常四川小點已然被精緻化,優雅化,優質化,更具現代感。

廊橋/川菜/江振誠/雞豆花
圖片版權 / ©謝忠道

經過這些如煙花燦爛的小點,再來的是卻是一道素淨若空,簡樸無華的川菜名作「雞豆花」。雞豆花是將雞肉剁碎如末,嚐起來不能有肉渣感,若有似無的質感恰如豆花,故名雞豆花。雞湯清澈如茶湯,雞茸細柔若豆花,這道湯品外觀素淨,卻是最考火候功夫。雞湯看似輕薄恬淡,實則豐厚飽滿,雞豆花果然如傳說中那般,輕盈如霧如雲。

廊橋/川菜/江振誠/石鍋魚香筍殼魚
圖片版權 / ©謝忠道

然後是餐宴的重頭大菜:石鍋魚香筍殼魚糯米脆皮鴨豆豉鯪魚油麥菜宮保雞丁。

筍殼魚在一個鋪滿醬汁綠蔥的大石鍋裡;

廊橋/川菜/江振誠/脆皮鴨
圖片版權 / ©廊橋

脆皮鴨完全被改變外貌,做成一塊塊方形的餅乾樣子上場;

川菜/江振誠/豆豉鯪魚油麥菜/The Bridge's truffle/廊橋松露
圖片版權 / ©廊橋

豆豉鯪魚油麥菜的豆豉的英文名稱是「The Bridge's truffle(廊橋松露)」;

廊橋/川菜/江振誠/宮保雞丁
圖片版權 / ©謝忠道

宮保雞丁則是大小一致的雞丁、蔥白與腰果一併炒得乾爽不油,簡單大氣。

品嚐至此,這樣的川菜若台上伶人,一步一舞,一頻一笑,盡皆嫵媚動人。是的,令人驚豔,驚歎。

廊橋/川菜/江振誠/老街烘蛋糕
圖片版權 / ©廊橋

後來再上的鹹食點心彷彿是怕客人吃不飽的澱粉類:椒麻牛肉餅、手撕兔頭荷葉餅、香脆紅糖炸米方、黃金魚子玉米餅。然後是甜食點心:手工老街蛋烘糕、杏仁豆腐、抹茶鮮奶葛根餅。

老街烘蛋糕,類似台灣的紅豆餅的麵餅殼,可鹹可甜,最好現做現吃。

廊橋/川菜/江振誠/麻婆豆腐
圖片版權 / ©廊橋

用餐最後,我們發現竟然少了廊橋出名的麻婆豆腐,於是追加了一份用豆腐、老豆腐和脆豆腐皮做的麻婆豆腐。

廊橋/川菜/江振誠
圖片版權 / ©廊橋

名家說到川菜,都在談二十四味型。然而哪二十四味呢?酸辣、麻辣、怪味、薑汁、魚香、泡椒、荔枝、醬香…卻是眾說紛紜,各門各派,各有詮釋。八○年代一批川菜老師傅(楊文、許凡、喻波等人為代表)決定整理川菜的歷史與做法而訂出二十四味型供廚師們參考。之後亦有人認為當時二十四味型的確立有為了數字硬拼湊出來的感覺,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多味型。

但是也有人從川菜的三大派系:上河幫(成都為首的官府菜,溫和清香),下河幫(重慶為首的,火爆香辣)和小河幫(宜賓自貢為代表,善用新鮮辣椒,特別嗆辣)來解析,認為二十四味型顯然沒有將小河幫的味行列入考慮。

這趟成都之行前,我不識二十四味型的經典之味,無法置評每道作品味型的正宗與否,只能說廊橋之宴確實開啟我對川菜的深廣見識。

這幾年川菜在各地遍地開花,不僅在整個中國到處可見各種麻辣鍋、水煮魚,這波熱潮也延伸到台灣,甚至連巴黎倫敦這樣的城市都出現為數不少的川菜館。

廊橋/川菜/江振誠/李順洪
圖片版權 / ©廊橋

這波川菜復興熱潮也開始引起不少爭議,遍地開花的川菜被不少美食家譏笑似乎只剩火鍋和串串。兩年前廊橋就是在如此的氛圍中,在江振誠的盛名指揮,執行主廚李順洪的聯手下,風光開幕,成為現代川菜的代表作之一。

事實上,在成都還有像許凡主廚指揮的集團許家藝創菜,喻波的喻家廚房,蘭桂均的玉芝蘭,傳統菜代表松雲澤。

還有最近轟動江湖,由瓷器精品麗固總裁和台灣之名女主廚陳嵐舒聯手打造的成都如意宴,將川菜推向中國菜的最高境界(是的,我也去嚐過了)。

粵菜引領高級中國料理多年,我相信下一波應該是川菜。

 |未成年請勿飲酒|

廊橋
add 中國四川成都市錦江區濱江東路66號
tel +86-(0)28-8444-6888
web www.thebridge.com.cn

延伸閱讀

三亞海棠灣陽光壹酒店1 Hotel,七間獨具風格餐廳全新開幕!從農場到餐桌的環保健康美食

2020-11-07 09:00:00

在中國上海驚艷義大利,坐進 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 主廚餐桌

2020-02-04 09:00:00

隱身山水間,阿根廷田園食光

2017-10-30 00:00:00

奢華味蕾在上海

2017-08-23 17: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