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er luxe 奢遊 祕旅

散步在知性山林 ╳ 山林涉涉:千島火環上的藍火焰──印尼伊真火山

風景/伊真火山/印尼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伊真火山以鬼魅藍焰聞名於世,夜幕中硫磺在600度高溫下燃燒成詭譎的藍光,晨曦時顯現碧綠如翡翠的火山口湖。而當地的硫磺礦工們日復一日背負重擔奮力求生,微薄的收入與絕美景緻形成強烈對比,構成了這片土地最真實的面貌。

風景/伊真火山/印尼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夜幕低垂,如絲絨般的煙霏霧集,濃厚到幾乎吞噬幽暗天穹與人群。我小心翼翼穿越濃煙,霓虹般的藍色火焰緩緩流淌而下,綻放出如鬼魅般的藍色火焰。

風景/伊真火山/印尼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千島之國印尼,國土綿延於太平洋火環之上。因地殼板塊交接,境內共有500座火山,其中100多座為隨時可能噴發的活火山。11世紀時,默拉皮火山(Merapi)噴發造成爪哇馬塔拉姆王國沒落,貴族們從爪哇日惹流浪至峇里島,使原始印度教信仰得以在峇里島保存,而爪哇島則改信伊斯蘭教。從世界遺產婆羅浮屠,可窺見這段千年前的遷徙歷程。

風景/伊真火山/印尼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世代更迭中,雖有許多人葬送於兇猛的火山噴發,但當地居民也發展出與火山共生的生活方式。火山灰冷卻後的礦物質形成豐饒的沃土,水稻一年三至四收,肥沃的土壤更孕育出世界知名的蘇門答臘曼特寧咖啡豆。火山同時也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盛產天然氣、金、銀、煤礦,吸引各國探勘地底資源,也成為重要的觀光聖地。我們此次探訪印尼兩座著名火山,以綠松石火山湖聞名的伊真火山,以及壯麗日出景緻著稱的布羅莫火山。

風景/伊真火山/印尼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碧綠的伊真火山寶石湖

伊真火山(Gunung Ijen),原意為「寶石火山」,位於爪哇島東部。擁有一個寬約1公里的火山口湖,盛產硫磺,現為著名的旅遊勝地,最令人驚豔的是形成「藍火焰」的藍色火焰奇景,雖然此處見不到噴發熔岩,卻有更神秘的魅力。

風景/伊真火山/印尼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我們選擇從峇里島入境,搭乘一小時船程抵達對岸,在 Azzahra 咖啡屋等待清晨五點起登。在印尼的日子裡,咖啡成癮的我,幾乎每天品嚐兩杯當地咖啡,這裡特有的純淨木質草本調土味,香氣醇厚迷人。沒多久,觀光客蜂擁而至,嚮導為我們準備好防毒面具和護目鏡,準備啟程。

風景/伊真火山/印尼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夜燃鬼魅般的藍火焰

伊真火山攀登難度不高,四公里路程上升500公尺,觀光客摩肩接踵沿著緩坡前進,沿路會有當地人叫喊 Taxi、Lamborghini,若體力不支,車伕可以人力拉車的方式,將你拉到最高處。抵達最高處2,386公尺時,開始下切前往藍火焰觀賞點。此時突然傾盆大雨,我們戴上防毒面具、穿好風雨衣,包的密不透風,沿著礦工開鑿的險峻懸崖峭壁而下。這條僅容一人通行的陡峭山路,在滂沱大雨和擁擠觀光客的雙重考驗下,更加險峻難行。無論到哪裡都應遵守基本登山禮儀,不插隊、禁止推擠、井然有序前進,安全至上。光是下切至藍火焰觀賞點就花了近一小時,抵達時,眼前又是截然不同的光景。

風景/伊真火山/印尼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夜幕低垂,如絲絨般的煙霏霧集,濃厚到幾乎吞噬幽暗天穹與人群。我小心翼翼穿越濃煙,霓虹般的藍色火焰(Blue Fire)緩緩流淌而下。這是硫磺在攝氏600度高溫燃燒時形成氣體,氧化後使硫原子的電子呈現不穩定的激發態,進而綻放出如鬼魅般的藍色火焰。這世界僅有的奇景,也見於衣索比亞的達洛爾火山,現在,這教科書般的絕美景緻,就在我眼前靜靜流淌著。

風景/伊真火山/印尼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與火山共生的血硫磺悲歌

噴氣孔持續噴出濃煙,煙霧繚繞,當旭日初升時,閃爍著寶石般碧綠光澤的火山湖全貌逐漸清晰。這座火山湖由火山噴發物與雨水混合形成,呈現綠松石般的美麗色澤,實則為強酸性湖水。湖面海拔2,148公尺,深達約200公尺,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大的酸性火山口湖。周圍瀰漫著嗆鼻的二氧化硫,異常平靜的湖面散發著詭譎氛圍。這片死寂之地寸草不生,連鳥獸也不敢親近,而冷調的碧綠湖與藍煙和暖色調的硫磺行程鮮明的對比,它的美不切實際到充滿了死亡的氣息。在人群中偶有突兀的礦工背負7、80公斤的鮮黃色硫磺穿梭,和觀光客形成鮮明的對比。他們直接徒手開採地面上凝結成塊的鮮黃硫磺,肩負重任,踏著緩慢而沉重的步伐,走向充滿未知危險的道路,在垂直位移的險峻地形中掙扎求生存。

風景/伊真火山/印尼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硫磺礦工是高危險環境的職業,主要在火山地區採集硫磺,這些礦工通常來自貧困地區,代代相傳這份危險職業,為了生計冒著生命危險,每天在極酸的火山湖口旁工作。他們需要徒手處理高達114度的液態硫磺,待其冷卻固化後敲碎裝袋,然後背負沉重的硫磺礦石往返於火山口和集散點之間。長期暴露在二氧化硫濃度超標的環境中,僅用布巾簡單眼口鼻,缺乏專業裝備,呼吸道和肺部受到嚴重損害,許多壯年男子很早就因職業病過世,台灣煤礦工也會患上塵肺症,粉塵積累在肺中。更令人心痛的是,儘管工作極度危險,硫磺礦工的收入卻微薄得可憐,從凌晨開始,肩上挑著70-80公斤重擔,一趟僅能換取3至5美元的微薄酬勞,一天兩趟也不過台幣200元,面對命運他們別無選擇,是社會最弱勢的一群。

風景/伊真火山/印尼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走回山脊高處,俯瞰那片碧綠如寶石般的湖水,雲霧繚繞中,可見岩漿熱雲融化後的山林痕跡,高聳的焦木被烈火烤乾,泥漿覆蓋的土地訴說著當年噴發的怵目驚心。滾燙熔岩與熱雲毒氣,速度又快又熱,將近500度的火山碎屑流噴出一條條深邃溝壑,洶湧沸騰的景象至今仍令人震撼。這片死亡與美麗並存的土地,見證了大自然最原始而兇猛的力量,以及人類為了與火山共生展現的堅韌與無奈。

【建議行程】
路途總長:來回約10公里
步行時間:約5小時
行程建議:Paltuding TWA Kawah Ijen 登山口→最高處2,386公尺→藍火焰 Blue Fire→火山湖2,148公尺→回程 TWA Kawah Ijen 登山口

Kawah Ijen 登山口
add W6GF+QP6, Curah Macan, Kalianyar, Kec. Ijen, Kabupaten Bondowoso, Jawa Timur Indonesia

山林涉涉
族名 Amao Laliluasa,台東 Taromak 魯凱族人,現為生技公司行銷總監。熱愛攝影、山岳和教科書沒有的歷史故事。因為從小生長在都會區,深感自己為故鄉的異鄉人,期盼藉由探訪與爬梳當地人文歷史,可以更深刻的與台灣這片土地對話,找回心靈上的歸屬。於2021年創立了《山林涉涉。Salesese》,完成大小鬼湖尋根之旅並持續走讀台灣各地的故事。
FB 山林涉涉。Salesese
IG Salesese_travel

延伸閱讀

散步在知性山林 ╳ 山林涉涉:嘉明湖:遺落於中央山脈的湛藍寶石

2025-09-03 10:00:00

散步在知性山林 ╳ 山林涉涉:阿里山白雪村——尋訪消逝的採樟聚落

2025-07-30 10:00:00

散步在知性山林 ╳ 山林涉涉:走讀烏來泰雅歷史──桶后溪越嶺古道

2025-03-20 09:00:00

散步在知性山林 ╳ 山林涉涉:探尋外星古文明傳說:凱達格蘭遺跡

2025-02-19 10:00:00

散步在知性山林 ╳ 山林涉涉:Kapaliwa──台東達魯瑪克部落的尋根之旅

風景/達魯瑪克部落/台東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Kapaliwa,東魯凱語的意思為真正的部落,此處曾是台東達魯瑪克部落(Taromak)的居所,但因百年前日本政府的移住政策,強制讓部落移居到山腳下,身為達魯瑪克一份子,希冀藉由這次的尋根返鄉之旅,找回心靈上的歸屬與認同感。

風景/達魯瑪克部落/台東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卑南地方的高山有一個蕃社大南社,叫做 Taruma,這一族不能歸類於其他蕃族,沒有聽說過有旅行者探訪過。大南社共有3個不同大小的蕃社,會出草馘首,風俗像卑南蕃或排灣蕃,蕃社內住屋樸素,社蕃很鄭重地款待我們,住屋不像排灣蕃,有點像後山的澤利先蕃。」──《探險台灣》鳥居龍藏。

風景/達魯瑪克部落/台東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這段文字擷取於鳥居龍藏博士1898年第3次探訪原住民部落的演講紀錄,博士提及的就是 Kapaliwa,也是我第一次讀到關於 Kapaliwa 的文字敘事,當時對博士以學術角度敘述並沒有太大的感覺,但親臨現場卻有難以言喻的震攝感。

風景/達魯瑪克部落/台東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回達魯瑪克(Taromak)傳統領域小鬼湖前,怕族人到訪傳領會到侵擾祖靈,所以請益在部落的力元表哥,他表示我應該先要回舊部落祭拜祖靈打聲招呼,讓祖靈知曉我要回小鬼湖。

我說:「請問回舊部落 Kapaliwa 需要申請嗎?」(台灣走很多傳領都要申請)

力元表哥:「回家是不用申請的。」

頓時,內心一陣湧動,歷經30多年的自我探索,本來認為自己是飄蕩在外的浮萍,原來我是有歸屬的。

我的根,位於海拔600公尺,深居於蒼翠茂盛的山坡地中。

風景/達魯瑪克部落/台東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小河之歌,道出大南的鄉愁與悲歡歲月

「彎彎小河流就在故鄉的山裡頭,靜靜地陪我無數個春秋,帶著無限的思念,帶著濃濃的鄉愁,日復一日慢慢流到海裡頭。」──沈文程《小河之歌》

風景/達魯瑪克部落/台東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一行人坐著四輪傳動的車,一路顛頗前行,左側蜿蜒著清澈碧綠的大南溪,它不僅是滋養這片土地的生命之源,更是無數回憶與鄉愁的時光之河。沈文程這首膾炙人口的《小河之歌》歌詞中濃烈的思鄉之情,與大南溪的流水共鳴,觸動著每位遊子的心弦。看似寧靜僅有幽微漣漪的溪流,曾無情地奪走不少生命,目前此處尚未完整規劃,建議不要貿然下水,更希望來此一遊的遊客,尊重這片土地不要遺留垃圾和人為痕跡。

風景/達魯瑪克部落/台東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1969年,艾爾西颱風肆虐的夜晚,一場大火吞噬了大南村。火舌不僅燒毀了族人賴以為家的住所,更無情地奪走了數十條寶貴的生命。大南村也因為音譯大難,改名成東興村。時至今日,回望舊部落的路上,仍能看到被荒煙蔓草吞沒的頹圮房舍和教堂遺址,無言地訴說著那段悲痛的歷史。

風景/達魯瑪克部落/台東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重返舊部落 Kapaliwa,開啟百年石板屋的重建之旅

經過約幾十分鐘的路程,我們終於踏上了 Kapaliwa 的土地。祖靈碑的對面曾是大南駐在所,如今卻人事已非,連遺構駁坎都消失無蹤,僅留下模糊的輪廓。拜訪 Kapaliwa 前我們會先進行祭拜祖靈的儀式,告訴祖靈後代子孫及訪客的來到,我們斟幾杯醇香的米酒、檳榔頭要對著石碑,要不然祖靈會不好意思拿取、拜3顆檳榔分別代表天地裡,再輕聲對祖靈訴說我來自哪一個家族(姓氏)、名字、來訪目的,這些細膩的舉措,不僅沒有感到神明上對下的距離感,這些禮數反而像是到親戚的家拜訪作客,既溫暖又親切。

風景/達魯瑪克部落/台東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繼續前行,眼前豁然開朗。望見在一片綠意盎然中聳峙著石板砌牆屋,門前那塊飽經風霜的百年黑灰板岩上,石板上有細緻的刻痕,這碩大的石板屋為幾年前由部落頭目率領下在 Kapaliwa 重建,山坡附近是沒有石板的,這一片片黝黑的頁岩和板岩是百年前的族人,從大南溪河谷徒手搬運到海拔600公尺的高地,當時沒有任何現代交通工具可以搬運,內心忍不住欽佩起先民的堅毅。

風景/達魯瑪克部落/台東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眼前還有被綠意爬滿的廢棄車輛,表哥苦澀地微笑道出為了重建家園所付出的犧牲,這幾輛車子載不走只好暫時棄置在這,原來這漫長而艱難的重建之路,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艱辛。當年的日本政府強制先民驅離家園遷到山腳處,如今,已超過上百年的歲月,時光荏苒,山林已用超乎想像的復原速度,將居住過的痕跡掩蓋。

風景/達魯瑪克部落/台東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上方山坡處佇立著精心修復後的石板屋,屋內留存著常見的日治啤酒瓶、深淺不一的手捏柴窯陶,彷彿還留存著先人的溫度。隔壁的鐵皮屋是部落為知名生物學博士珍古德(Jane Goodall)蓋的家屋。山丘的最高處可見一片完整的牆面,是由黑灰板岩和頁岩堆砌而成的祖靈屋,門前,各個貴族家族的石板祖靈像肅穆而立,守護著這片土地的靈魂。順著等高線往整個山稜望去,曾經繁華的石板屋聚落如今已被蒼翠掩蓋,望著這一片蓊鬱,很難想像這山坡地曾是居住過上百人的部落,那從血液深處迸發的衝擊感,讓我久久無法平靜,內心的撼動是無可言喻的。

屋內風景/達魯瑪克部落/台東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衷心感激那些為重建 Kapaliwa 付出的人們。他們重建的不僅是石板屋和建築實體,這裡更是牽引著每一位 Taromak 族人們的心之所向。站在這裡,我感到無比欣慰與感動。

風景/達魯瑪克部落/台東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終於,我回來了,回到這片承載著祖靈們智慧與靈魂的地方。

【建議行程】
交通方式:開車走花東縱谷公路/台9線至達魯瑪克部落,因有人數管控,至 Kapaliwa 舊部落請接洽當地族人再拜訪。
路途總長:約2公里
步行時間:約2小時

Kapaliwa 舊部落
add 台東縣卑南鄉東興村

山林涉涉
族名 Amao Laliluasa,台東 Taromak 魯凱族人,現為生技公司行銷總監。熱愛攝影、山岳和教科書沒有的歷史故事。因為從小生長在都會區,深感自己為故鄉的異鄉人,期盼藉由探訪與爬梳當地人文歷史,可以更深刻的與台灣這片土地對話,找回心靈上的歸屬。於2021年創立了《山林涉涉。Salesese》,完成大小鬼湖尋根之旅並持續走讀台灣各地的故事。
FB 山林涉涉。Salesese
IG Salesese_travel

延伸閱讀

散步在知性山林 ╳ 山林涉涉:深埋於北投林間的日本信仰:弘法大師岩

2024-08-17 21:00:00

散步在知性山林 ╳ 山林涉涉:奇萊主北下屏風:只緣身在層巖疊嶂的雲海中(下)

2024-02-24 10:00:00

散步在知性山林 ╳ 山林涉涉:奇萊主北下屏風:只緣身在層巖疊嶂的雲海中(上)

2024-01-21 21:00:00

散步在知性山林 ╳ 山林涉涉:從日本水神拜到中國大禹的小神社:圓山水神社

2023-12-29 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