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輝 ╳ 港仔玩樂台灣:吞 POP 香港蛋塔專門店・香江老字號樂香園的重生
即便知道機會萬中無一,對榮休的餐廳總抱有或會再見的期盼。
友人說是港仔牧羊男的個性樂觀太浪漫,誰料真實案例真的出現在最近生活中。
一切先從「蛇竇」說起。
「蛇竇」字面意思是蛇穴。蛇一般會尋覓僻靜之處作冬眠,猶如躲懶必定選擇一個不被發現的場所般,港人通常以之形容位置隱蔽的冰室或茶餐廳,不少上班族愛躲於其中喝杯奶茶咖啡和吃個泡麵或三明治填飽肚後再回公司工作去。
中環的樂香園咖啡室是其中一家開業在上世紀1950年代的著名蛇竇,光榮退休於2019年。不僅吸引躲懶之仕於這七十年間,政客、律師、明星和名人都會光顧,全為了其滑蛋叉燒飯、蛋塔、雞肉派、雜肉派的好吃而來,這些美味亦曾多次填飽港仔脾胃於當年仍是在中環上班的中環人生涯。
所以在發現吞 POP 香港蛋塔專門店開設在雙城街上時,一聊下得知是由樂香園元祖老闆的兩位外孫女開設,港仔不假思索問道:「有滑蛋叉燒飯嗎?」是失禮,也是對樂香園的懷念和對她的最崇高敬意。
或會疑惑何不延續樂香園之名在台打江山?
畢竟不是把整家餐廳復活,只是把當年熱買的蛋塔重生於台北,加上「吞 Pop」在港同樣有躲懶之意,和蛇竇遙相呼應,以此名字創業為何不?
從前樂香園的蛋塔以餅皮酥脆內饀蛋香美味聞名,當今能飄洋過海把一門手藝傳承到台灣,有賴曾協力於樂香園餅房的外孫女鍾小姐盡得真傳,既能把經典重現,又能配合台灣客人放置隔天享用的習慣,把作法稍作微調,卻味道依舊,水準保持。
至於喜愛把舌頭燙傷也要吃新鮮出爐蛋塔的港友們,請於每天開店時的12點或下午約5時最後一批推出時來購買,店方會按銷售情況不定時推出剛烤好的成品於營業時間中。
為了台灣市場,吞 POP 特別研發了數款充滿港式風味的蛋塔,無論是鮮奶塔、奶茶塔或芝麻糊塔都各有捧場客。港仔則喜歡鹹蛋蛋塔的鹹香好吃,更鍾情鴛鴦塔的餅皮有咖啡的微苦配合奶茶蛋餡的香甜,在甜苦交雜下是一種成熟的美味好吃。
蛋塔以外,再度得嚐當年樂香園的雞肉批在吞 POP 中是另一美食安慰。
滿滿的雞肉和火腿包裹在又香又脆的餅皮下和從前無異,令人吃得過癮,亦因為這久違的好滋味更懷念起那時和同事邊吃邊聊八卦嘻嘻哈哈於樂香園的美好時光。
可惜未能重現另一昔日名物雜肉派因為食材供應次故,實情不止港仔懷念,早有不少港客查詢,鍾小姐答應在11月8、9日參加在華山舉行的《好友港節市集》會努力將之再次帶到凡間來。
蛋塔吃過,雞肉派吃完,仍慶遇上吞 POP 尋回舊日香江好味於台北大都市之際,以為是可一不可在竟然在短時間內一而再的喜事成雙,另一間經營六十年的香港老字號祥記粥檔亦鐵定在十月底重新上路開店於淡水。
在別人都說不可能下原來依然有可能,世事無絕對,真的。
吞 Pop 蛋塔專門店
add 台北市中山區雙城街17巷16號
tel 02-6604-0084
time 12:30~19:30(週二、週三、週五),13:00~19:30(週六、週日),週一、週四公休。
IG tunpoptw
thread www.threads.com/@tunpoptw?hl=zh-tw
吳家輝
吳家輝,地道香港人,曾做過電台、電視節目主持和演員,現在是幕後製作人。出生於香港,卻在台灣輾轉生活了20年。在街頭巷尾尋覓美食的過程中,漸漸摸出了門道,成為一個內行人,也在不斷品嚐中生出了情感。著有《香港小旅行》、《台北人情味小吃,挑剔的美食地圖60+》等書。
FB 吳家輝
吳家輝 ╳ 港仔玩樂台灣:Old Willy Café 老威咖啡・粟米肉粒飯的一點悸動
從試營運到正式開幕雖然至今只兩個多三數月的 Old Willy Cafe 老威咖啡,但港仔一直對她有愧。
咖啡店前身是以偉士牌流動經營的水滾茶靚,來自香港的老闆威廉曾和其他偉士機車組成擺攤車隊於萬華祖師廟前康定街路上。當年去找小 Mai 點吃燒賣時喝過一杯水滾茶靚的凍檸檬茶後決心要寫文介紹在往後日子中。
只是未幾工作忙起來在疫情放緩各國通關後,一拖數年未成事。
當知悉老闆威廉開設 Old Willy Café 在大安,儘管是樺加沙來襲的週一中午,仍是決定拿起相機出門找老威去。
Old Willy 店前停泊了兩台偉士牌,從前騎車擺賣時的兩個餐牌和價目表看似不經意的放置門前路上,都是陪著威廉一路走來的夥伴。在陽光中的微雨下,配合社區環境透出一點懷舊氛圍,何嘗不是威廉為了紀念從前日子暗中流露出的一點浪漫。
店中供應以飲料為主。當時流動經營受限制,當今店面作業加入更多不同品項的咖啡選擇,從前很受歡迎的港式絲襪奶茶、鴛鴦都依然存活 Menu 上,至於港仔鍾情的凍檸檬茶自然少不了。喜歡因為茶不苦澀味不死甜,和小時侯最愛的維他檸檬茶有八、九成相似。港人喝這一杯對檸檬片的多寡很在意,老威不僅放入四片在茶中,更以厚切呈現,非常大方。
愛茶愛咖啡,威廉同樣愛烘焙,所以甜品雖為副,選擇亦不少。從阿芙佳朵到荷蘭餅,又有比利時烈日鬆餅和布朗尼,加上自家製作的冰淇淋和從前擺攤時期已在夾賣的杏仁瓦片,都是搭配咖啡好伴侶。點了一客絕情焦糖布蕾在初訪午後,甜中有苦的焦糖脆片和滑嫩又綿密的布丁,混和在口中達至完美平衡,是好吃的。
鹹點有不算多的三個選項。
除了小 Mai 點的魚蓉燒賣外,其餘包括英式豬肉捲和粟米肉粒飯*,是在台港式茶餐廳中少見。前者曾是港仔初出茅廬時的常吃,那年代一週數次光顧英式酒吧,滴酒不沾的港仔每每點來一份豬肉捲和大啖啤酒的同事聊公司八卦。誰會想到事隔多年在台灣重嚐此味?後者則肯定是香港人都有吃過。她的好,不在於玉米醬比一般濃稠更下飯或採梅花肉製造出肥肉有彈性瘦肉軟嫩的多重口感,更重要是吃到一盤港人烹煮的道地港式經典飯點當身處大台北時產生的那點悸動。
食物牽動的情緒延伸到店方的 IG,威廉寫下這一段於開店前:
「8-9年了,香港的朋友都說,什麼時候開店,你8年磨一劍,再磨就快斷,這次終於塵埃落定,才敢跟大家說:真的要開店了。」
磨斷劍你道容易?實情是才剛開始營運,劍只處在半出鞘下鋒芒未露,算是願望初達成,未來仍需繼續努力努力再努力。
寫下這一篇,是為兌現當年承諾,順道為 Old Willy Café 加油。
祝福,威廉。
粟米肉粒飯* = 玉米肉丁飯
Old Willy Cafe 老威咖啡 (原:水滾茶靚)
add 台北市大安區臥龍街137號
time 11:00~20:00 (公休時間請參考店方 fb 或 IG)
FB 水滾茶靚
IG theoldwilly
吳家輝
吳家輝,地道香港人,曾做過電台、電視節目主持和演員,現在是幕後製作人。出生於香港,卻在台灣輾轉生活了20年。在街頭巷尾尋覓美食的過程中,漸漸摸出了門道,成為一個內行人,也在不斷品嚐中生出了情感。著有《香港小旅行》、《台北人情味小吃,挑剔的美食地圖60+》等書。
FB 吳家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