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藥行喝咖啡吃甜點?台中蓬萊蔘藥行顛覆藥鋪想像,一場空間與文化的翻轉實驗

這間位於台中街角的中藥行,是一場關於「新舊共生」的嘗試。業主家族長年經營中西藥局,他自幼在藥櫃旁長大,記憶中有木櫃的氣味、大人抓藥的身影,他深感漢藥不該只是遙遠的記憶或夕陽產業,而是活的智慧——跨越千年的「資料科學」。這些草本藥材與古方配伍,其實是一種古老的數據累積,結合感知、實驗與經驗所建構的智慧系統。

浮空設計所與業主希望這不是一間懷舊的藥鋪,而是一場空間與文化的翻轉實驗,思考著如何透過空間改造與品牌經營,將漢藥文化重新嵌入當代日常,因此發展出:「抓藥之余,還可以坐下來喝咖啡、吃甜點」的生活場景。希望用傳統材料釀造出新感覺,讓新世代客群改變對中藥行的刻板印象,也讓傳統文化不只被記住,而是被繼續使用。

空間設計語彙:記憶中的木櫃,對話中的金屬
設計起點圍繞自百子櫃。業主童年時期的記憶,是在百子櫃旁打盹,看著長輩整備藥材的畫面。因此,特別向同行搜集淘汰的老件作為空間主體,「百子櫃」不只單純收納、展示物件功能,而是成為空間敘事的主角。將它立於視覺中心,周圍圍繞成一條靈活作業動線,使備料、抓藥、備餐流暢切換。

與厚重櫃體木質相搭的,是一組輕盈但具現代語彙的金屬材質:不鏽鋼檯面、鍍鋅鐵板與鋁浪板。這些材質在木質調中彼此讓位、彼此呼應,舊與新的衝突與調和,形成一種耐人尋味的質地拼貼,以當代的材質語言讓品牌意象向未來靠近一點。

讓材質說出時間的故事:文化轉譯與永續實踐
其實,中藥行的空間並非從零開始,而是從記憶出發再重新書寫。基地前身為業主妻子經營的知名甜點店,我們將原有空間的舊桌板、櫃台木料,裁切再加工,轉化為中藥行的新應用。這些帶有使用痕跡的舊料,不僅延續材料的生命週期,也減少廢棄物產生——為這個取材自大地的產業,還給環境一個永續的實踐。
呼應在地精神,燈飾選用台灣藝術團隊——黑色雋永,以構樹樹皮製作的展件。構樹本身即為本土藥材,其種子可入藥、葉可入菜、皮本身亦為原住民的編織元素,是漢藥文化與台灣在地智慧的交集。而作為傳統藥行視覺標誌的匾額,則在細節處,藏著漢語拼音與幾何形體的搭配,刻畫出新穎又趣味的形象;此外,亦捨棄能快速複製的印刷,回歸手工,請在地傳統畫師為玻璃門繪製店名,在機器盛行的現今,讓每一筆都充滿著傳承,傳遞出那些逐漸被淡忘的無形技藝與職人精神。
中藥新吃法:藥材入味,甜點的現代詮釋
「蓬萊」一詞既是歷史地名,也是傳說中煉長生不老藥的仙島。
為品牌命名「蓬萊」,不只是浪漫,更像是一種文化的召喚:提醒我們,漢藥的本質不是保守,而是敢於嘗試、勇於記錄,並感知萬物。遵循日本俳聖 松尾芭蕉,所提出的「不易流行」理念:「在求新求變的潮流中,保持不變的本質和價值,也適應時代的變化。」有著深厚的漢藥知識背景,業主獨家研發出一系列創意草本甜品:冷萃青草咖啡、花椒布朗尼、中藥肉桂捲、肉桂氣泡飲、青草茶牛奶等趣味提案。期待顧客能放下中藥行只能抓藥的刻板印象,買一份滷包回家燉菜,或是找個位置坐下,品嚐一口漢藥草本甜品,也同時吸收了千年的文化積累。

開放式共聚空間:一張大桌串連人與文化
我們為開放式的空間配置一張長形木桌,期許著開放與邀請。不只是飲食的平台,而是能彼此對話的場域,提供小區及往來的客人,一同創造「在地文化的共聚力」。點一份甜品慢慢享用,或與鄰座的陌生人交流對漢藥的知識,我們期望這張大桌能開啟人與人的互動起點。它模糊了「商店」與「生活空間」的界線,也讓漢藥文化從櫃檯後走出來,走進日常的生活場景。因應品牌未來靈活彈性:小型講座、草本手作課程等等各項文化體驗活動。讓漢藥不只是被「販售」而是被「共享」,為開放空間成為一處社區的交流場所——一張桌子的可能性,正在此發酵。
台中蓬萊蔘藥行
add 台中市南屯區永春東路125號1樓
tel 04-24732366
note 空間設計:浮空設計所
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中藥及珍稀草藥,來台北「德利泰」體驗抓藥仁心

來到德利泰,除了看看各式各樣的中藥材、欣賞千奇百怪的珍稀草藥外,中藥抓藥、藥籤解命等體驗更是不容錯過。若正巧碰上了老闆,記得要抓緊機會,向他討教有關中藥的任何知識,學習這博大精深的古老技藝。

根據記載,藥籤於清領時期傳入台灣,當時醫療匱乏,疾病層出不窮,人民便尋求神明庇護,藉由擲筊求藥籤的方式祈求消除病苦。現場回到從前,人們體驗抽藥籤,藥籤中逗趣的加入了現代常見文明病,如久坐、用眼過度等症狀,讓人會心一笑。

來到德利泰,別忘了親自嘗試「抓藥體驗」。體驗中,人們可以使用傳統抓藥器具「戥秤」,並且以「原相工法」製成的藥材,打造出獨家「三到茶」,讓人眼到、手到、心到,靜下心來享受手上一杯好茶。


傳說,孫思邈上山採藥,見一老虎被髮髻卡住了喉嚨。當下,他馬上取出髮髻、傷口灑上藥止血,並將剩藥用紙包好,留在原處。由於藥包側面看如張口老虎,因此得名。在這裡,可以體驗用虎頭包包藥,將其摺成有如張口老虎般的造型。

德利泰蒐集了植物、動物以及礦物類的珍稀藥材,少見的龍齒、龜粄、石膏忱,大家都能近距離觀賞。另外,館內也特地設置了「易混淆藥材區」,特地找來了許多外型相近的藥材,教導人們分辨真假中藥。

為了確保藥材新鮮,互動館內配有業界少見的低溫秘密基地「藥材冷藏倉庫」,架上排列著大大小小的紙筒,裡面可都是中藥材,供人們入內參觀,並分享藥材長鮮保存的秘訣與方式。

為順應時代潮流,德利泰重新思考了傳統藥材加工的步驟及意義,並獨創「原相工法」,竭力保留天然草本的風味,更在此基礎上推出了如原相提味、原相入茶等產品,為民眾提供健康且安全無虞的中藥。

藉著「台北造起來」店家再造計畫,陳清鈕延伸觸角,從原物料溯源與耕耘,深入中藥材文化智識的推廣,打造了一座中藥材互動體驗館,要為這個 5,000 年歷史的古老產業,開啟與年輕世代互動的契機。
德利泰
add 台北市大同區甘谷街26號1樓
time 週一至週六,10:00~18:00,週日公休。
tel 02-2558-4433
web derleetai.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