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六堆三百年】建築、聚落、人文,大武山下客家伙房萃釀的風物詩
2020年之前,我們都以為自己踏遍台灣這片土地,因為一場疫情才發現,原來自己對故土有多陌生;就像我們或許去過屏東「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但卻鮮少人記得「六堆」從何而來,這百餘年間又曾有過什麼故事。
「六堆」,這片在大武山下所擁抱的客家聚落,是由屏東竹田鄉為中央的「中堆」,向四周延伸出去「先鋒堆」的萬巒;「前堆」的麟洛、長治;「後堆」的內埔;「左堆」的佳冬、新埤;「右堆」的美濃、高樹地區所聚集而為名。
2021年即將迎來六堆開庄300周年,經過3個世紀的洗鍊與積累,在新與舊、昔與今不停地揉捻錯落下,屏東仍有許多地方保有客家聚落的傳統建築、街景及節慶文化。六堆代表的不僅只是地理上的位置,我們邀請旅人走進每一客家聚落,品嘗每一道美食,細細感受這些隨著時光精釀而散發的獨特人文,正是客家先民們留下的珍貴遺產。
內埔鄉-天后宮、昌黎祠、內埔(陽濟院)老街
六堆始於1721年的朱一貴之亂,客家先民為保衛家園,紛紛義勇集結於內埔,成立六隊(堆)鄉團共同抵禦外侮。據說當時的仕紳們聚集討論的場所,正是位於現今的內埔天后宮。
天后宮位於光明路與廣濟路交叉口,人來人往的車流,能感受到這裡是地方交流的中樞,當你站在廟前可以試著想像,百年前,來自六堆各地的義民在這裡如何堅定守衛家園,討論共同抵抗外侮的歷史現場,爾後,這片土地,百年來便一直被媽祖照看著、庇佑著。
緊鄰著天后宮的昌黎祠,是臺灣唯一主祀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廟宇,也是清治時期六堆培育進士與舉人的教育場所。如今的昌黎祠仍是最受考生崇拜的寺廟,每到大考季節就可以看到各種准考證影本掛滿寺廟兩旁,祈求應試順利。每年10月份,內埔鄉公所舉行韓愈文化祭,是為臺灣唯一紀念韓文公的活動,吸引大批民眾前來體會文化氣息。
在參觀完天后宮後,不免俗要往美食的方向走,在步行三分鐘路程的巷弄內,便到了內埔的陽濟院老街,這是超過百年歷史的古老聚落,由陽濟路及東成路交錯而成,大小老街巷子串連,古厝林立,牆上各種圖案彩繪,保存許多客式伙房建築,人文色彩濃厚、建築藝術精美,是極具歷史民俗特色的客式老街。
內埔老街有他別具風味的寧靜與美麗,每一棟老屋前都掛著印有「內埔老街」的大紅色燈籠,旅人只要沿著燈籠走,便能漫步欣賞感受老街與他想傳達的故事。
老街內每一棟老屋都能自成一幅畫,這面由磚頭堆砌而成的老屋,襯著與其對比卻相融合的藍色木門,點綴瓦牆上花與葉交落的老樹,這樣習以為常的生活景色,對旅人來說卻是無比美麗動人的畫面。
竹田鄉-竹田車站、大和頓物所、二崙老街
竹田車站興建於民國29年,迄今已80年之久,是屏東唯一還完整保留日治時期木造建築的火車站,盡管隨著鐵路高架化而失去原本車站用途,但其燻瓦為頂的日式站體,仍用另一種優雅姿態繼續留存。
當你仔細近看,藍色的竹田車站建築外牆,依舊能感受到木造紋路的日式建築魅力,彷彿耳邊還能聽到火車傳來鳴笛的聲音,以及車站旅客彼此喧囂往來的吵雜,這座車站又曾見證了多少相距離別呢。
而竹田車站旁的大和頓物所,是由過去的德興碾米廠改建而成的咖啡館,它擁有大片落地玻璃構造,並保留大部份原本風貎再加上植栽綠意,成了現在熱門的打卡熱點。
在離竹田車站約十分鐘車程的二崙老街,又是一屏東獨特的客家聚落。
「崙」是指相對高起的小山丘,而竹田有三個突起的小山丘,因此分別命名為「頭崙」、「二崙」,第三個「美崙」原是客語「尾崙」的同音而成的。
二崙老街上的彩繪牆以客家的農村風情為主,有些是收割曬穀、有些是山水景物主題,牆面上的壁畫彷彿與老宅合而為一,客家先民們生活過的痕跡在眼前活脫脫的展現。
在老街遊走最有趣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角會出現什麼景色。二崙老街除了懷舊古樸的人文彩繪外,還有跳脫氛圍的3D立體繪製牆,活靈活現的動物角色,讓老街更增添活潑動人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