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彰化二林體驗醺風中,黑后的醉鄉之旅!讓每一次的酒香旅程,都是「好酒不見」

位在彰化二林的產業道路旁幾間酒莊招牌格外引人注目,寧靜鄉鎮內聚集了近20間酒莊,密度之高為全台之冠。而拜秉森、威石東等本土酒莊近年在國際比賽接連獲獎之賜,人們這才發現,原來在中台灣有如此高品質的酒鄉,還有這麼一群釀酒人,種植台灣品種葡萄,釀造出獨一無二的本土葡萄酒。

「我們從祖父這一帶就開始種植葡萄。」秉森酒莊的主人楊秉森說。釀酒葡萄的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民國80年代,政府鼓勵葡萄栽種,二林農民開始大面積種植釀酒葡萄,提供給公賣局製作白蘭地、玫瑰紅,形成二林地區棚架綿延、葡萄成串的光景。「當時二林到處是葡萄園,但後來因為加入 WTO 政策改變,酒廠不再收購葡萄,不得已之下,農民只能改種其他作物,或是私釀酒來賣。」楊秉森說。
礙於設備限制,葡萄酒釀造之後經過蒸餾以利保存,在開放釀酒之前,這種土製白蘭地私底下獲得極佳口碑,而釀酒技術就此植入二林葡萄農的 DNA 中。演變到精釀時代,國內許多優秀的製酒和品酒人才投入釀造行列,傳統酒莊如秉森開始改良生產環境與工具,也引進了外國的橡木桶,最懂黑后特性的葡萄生產者和釀酒師共同合作研發高級酒款,一舉打下知名度,在海外酒類比賽中獲獎連連,讓台灣人開始發現本土葡萄酒的高水準。

二林鄉農會的台灣酒窖內,酒櫃牆陳列當地各酒窖的產品,並提供試飲體驗,可透過味覺比較個酒莊的特色差異。職員拿出去年紫晶盃葡萄酒評鑑大會的得獎酒,紫晶盃是當地酒廠的年度盛會,請來第一流品酒師做年度品鑑,得獎酒款意味著擁有台灣最高水準。

紅葡萄酒以黑后葡萄釀造,擁有輕盈的果酸味,清新水果芬芳包覆下保有相當厚度。白葡萄酒則是使用台灣本土的金香品種,琥珀色酒液中帶著焦糖香氣,甜美中帶有爽口礦物感,也有酒莊致力於鑽研渣釀葡萄酒以及白蘭地等烈酒。沒想到在亞熱帶島嶼誕生的葡萄酒竟有如此迷人的香氣和深度,讓人嘆服又驚艷。
如同到茶莊拜訪茶農,在台灣葡萄酒鄉的旅程有著不一樣的情感經驗,走過優美農田,到酒莊就像是和主人交朋友,品飲聊天往往一坐就是大半天,最後再帶幾隻別地方買不到珍貴酒款賦歸,溫暖人情讓每一次的酒香旅程,都是好酒不見。
│未成年請勿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