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京都地標夕照的高端日式鐵板燒 Yasaka 八坂!可以一覽古老建築群和八坂塔
始建8世紀初的京都法觀寺五重塔,幾乎在所有京都的明信片上出現,又被稱為八坂塔。位處二年坂斜坡上的 Park Hyatt Kyoto,擁有絕佳的地理位置,可以一覽整個二年坂的古老建築群和近在咫尺的地標八坂塔,飯店裡的高檔日式鐵板燒餐廳便命名為 Yasaka 八坂。
一進飯店就被服務人員引導到 Yasaka 八坂鐵板燒餐廳,主廚小山健太郎已經開始為先前就做的客人烹調菜餚。很有幸坐在正面對著八坂塔的位子,又可以清楚地看著主廚親自料理每一道菜餚。小山主廚出生於物產富饒、景色優美的熊本,自幼受到祖母農場自種蔬菜的影響,培養出對新鮮食材的熱愛。2008年開始在法式餐廳工作,2013年更前往法國修習深造,五年間曾任職於米其林三星的 Maison Lameloise 等名店的磨練。接任 Yasaka 八坂餐廳主廚後,每一季會根據京都和日本各地物產調整菜單,讓 Park Hyatt Kyoto 總經理 Matthew Carroll 大大推崇體驗 Yasaka 八坂餐廳的晚餐,絕對是初次接觸 Park Hyatt Kyoto 奢華體驗的最佳起點。
炫技餐飲的鐵板燒料理
鐵板燒並非日本的傳統料理方式,而是在二戰結束後發源於神戶,最初是為了滿足駐日美軍的餐飲習慣,主要以牛排和海鮮為主。而鐵板燒(Tebanyaki)也是結合日文鐵板和烤二字而來,這種結合廚師刀工、煎煮、點火、擺盤的視覺性餐飲體驗深受美國人喜愛,從1950年代被帶回美國後,逐漸成為一種融合世界各地當地飲食特色的 Fusion 料理,快速地國際化,但仍然以日本作為鐵板燒料理的發源地。在日本,鐵板燒逐漸演變成高檔的餐桌料理秀,佈景展現主廚的烹飪技術,更呈現食材的珍貴與稀有性。日本許多具有星級以上的餐廳,幾乎都有高檔鐵板燒。
體驗日本歷史與文化之最
在京都,參訪所有的地標都是要付費的,而 Park Hyatt Kyoto 佔地利之便,位於二年坂的斜坡上,除了可以觀賞清水寺周遭的町屋古宅之外,最棒的是,飯店原址的山莊京大和,正好坐擁八坂塔的地標性美景。在所有公共區域,都可以隨時觀賞到這座地標。而 Yasaka 八坂餐廳位於飯店最理想的位置,餐廳和戶外的露台,江東山地區和八坂塔的標誌性景觀盡收眼底。Carroll 先生也提到:「在這裡,透過精緻的料理與創意調酒,京都的精髓優雅地展現於味蕾與感官之中,同時可欣賞壯麗的古都全景。我非常高興能帶領這支才華橫溢的團隊,在京都實踐『奢華,是一種個人化體驗』的品牌精神。」儘管東山地區有愈來愈多國際五星級飯店的進駐,但 Park Hyatt Kyoto 幾乎是擁有最佳的視野和歷史性的景觀,讓客人一面用餐,一面享受京都的歷史與文化的氛圍。
夏季限定鹿肉饗宴
今年夏天,小山主廚,特別以鹿肉為開胃菜靈感,先以魚子醬和小黃瓜佐鮮奶酪喚醒沈睡的味蕾。日本夏季進入鹿的盛產季節,肌肉結實,脂肪較少,風味清爽,非常適合低溫香煎。小山主廚將夏季盛產的鹿肉搭配微酸微甜的藍莓和清爽的櫛瓜花朵,更顯鹿肉的清爽口感,避免搶了後頭主菜的和牛風頭。有別於歐洲人以排餐的方式呈現鹿肉,炙烤得過焦過柴,小山主廚以低溫香煎,並不時地翻面,讓鹿肉每一面都均勻受熱,跟無酒精的血腥瑪莉相佐,完全讓蕃茄的清爽蔬果味提鮮了鹿肉。
鱧魚與甘鯛和日本薄荷的香遇
前菜部分,主廚特別挑選時令的關西鱧魚,搭配京都附近特有圓圓胖胖的上賀茂茄子與青柚。讓原本不吃茄子的人也會愛上的脆甜上賀茂茄子,是京都特有的京野菜,正是盛產之際,外型圓潤飽滿,略呈球形,直徑可達10公分以上,看起來比壘球還大。外皮呈深紫色且帶有光澤,果肉白嫩、組織緊密,含水量少,不易在烹飪時崩塌,口感細緻,吸油與吸味能力極佳,烹調後能保持形狀並呈現綿密爽脆的口感。另一道前菜在主廚的巧思中,他將甘鯛的魚鱗刮起,先用熱油澆淋,讓魚鱗變成香酥口感,搭配香煎的甘鯛,原汁原味鎖住水份,佐京都舞鶴產的萬願寺辣椒,這也是一種京都特有的京野菜,清甜淡香,和大和當歸特調的醬汁,讓喜歡海鮮的人,咬下綿密酥脆的魚鱗就超滿足的。此時佐餐的飲品換成使用日本薄荷的無酒精 Mojito,香味濃郁沁爽的日本薄荷,和兩道海鮮前菜在口腔中撞擊出夏日涼風感的美妙香味。讓人一口氣連喝兩杯無酒精 Mojito,順便也清新一下口腔的味道,準備好好品嚐和牛。
頂級和牛只融你口
上主菜和牛腰內肉之前,主廚提供了冰沙讓我們淡化前面食物的味道,在桌前觀賞主廚香煎和牛肉早就已經快流口水了,鐵板燒料理的特色就是以最少的調味,吃到食材最真實的風味,八坂挑選的是日本三大和牛的滋賀近江和牛,油花細膩均勻、香氣獨特、肉質柔軟是近江和牛的特色。就連餐盤上腹的紫蘇鹽與山葵都不需要沾,切一口和牛腰內肉,肉質細緻軟嫩到幾乎融化在口中,當下,體重和減肥全都拋諸腦後,就這樣小小兩塊的和牛腰內肉,就好好地盡情享受吧!
一蟹兩吃大滿足
本來以為和牛腰內肉已經是晚餐的高潮了,沒想到主廚再端上一蟹兩吃,毛蟹、玉米與西班牙辣香腸與京都丹後越光米煮成釜飯,而毛蟹則先熬燉成相當濃郁的蟹濃湯,滿滿的螃蟹海味精華,盡在那一杯湯中,和毛蟹釜飯一起吃,實在是太滿足了,毛蟹煮成的釜飯足夠兩個人吃,吃不完的釜飯,主廚還會握成飯糰,讓你帶回家當宵夜慢慢吃。酒足飯飽要離開餐廳時,主廚還到餐廳門口一一送別客人,並附上精心製作的巧克力流心可頌卷,非常適合隔天早餐吃。
Yasaka 八坂
add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区高台寺桝屋町360
tel +81-(0)75-531-1234
web www.hyatt.com/en-US/hotel/japan/park-hyatt-kyoto/itmph/dining/yasaka
延伸閱讀
TRAVELER Luxe雜誌精選|「軟旅行」風潮!香港最美鐵板燒 MINATO,國際設計大師梁志天操刀禪意美學空間
走進香港灣仔鷹君中心的 MINATO,不只是一次用餐,更像是一場深度探索日本美學與設計哲學的旅程。在家由國際知名的梁志天設計集團(Steve Leung Design Group)操刀打造的鐵板燒餐廳中,空間、藝術與味覺交織出前所未有的感官盛宴。
什麼是「軟旅行」?不需要有意義的旅行興起
近年來,全球興起一股「軟旅行(Soft Travel)」風潮。不同於傳統緊湊的打卡式行程,軟旅行提倡慢活、隨興,甚至刻意放下手機,讓旅人專注當下,與地方風景、人文自然產生更深層的連結。不再追求走馬看花的景點收集,而是用一頓美食、一杯咖啡的時間感受當下、用一段散步的節奏發現城市的氣味。軟旅行是一種選擇——選擇緩慢、選擇感受、選擇與世界更溫柔地相遇。在這樣的旅途中,真正的驚喜與療癒,往往藏在那些沒有計畫的時刻裡。
作為一家高級日式鐵板燒餐廳,MINATO 不僅坐擁絕佳地段,鄰近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也以獨樹一格的設計與氛圍,吸引著品味獨到的食客與設計愛好者。餐廳名稱「MINATO」(意為港口)象徵著迎來送往的情感,也如其名,在這城市的節奏之中,提供一個讓人得以停泊、沉靜的空間。
黑之序曲,迎來沉穩美學的開端
MINATO 的外觀以一抹深沉黑色作為主調,搭配日式燈箱與藝術裝置,營造出低調而張力十足的氛圍。兩側展示窗中,一邊是如禮盒包裝的石雕,象徵珍稀和牛的獻禮;另一邊則是鐵藝松樹盆景,帶有濃濃的侘寂氣息。這些設計巧思,不只讓人駐足觀賞,更引導食客調整心境,準備迎接味覺與精神的雙重饗宴。
MINATO 室內空間共約340平方公尺,設計靈感汲取自日本自然四象——山、森、星、月——構成餐廳的動線與主題敘事,並貫穿壽司吧、主餐區、鐵板燒房與貴賓室。
壽司吧台區以壯麗山巒為靈感,楓木多邊形吧台僅設8席,用溫潤木質包裹整個空間,自地面延展至天花,塑造出彷彿置身山林的沉浸式氛圍。緊接而來的主餐區轉換為「森」之意象,淡雅竹影瓷磚與柔和光影交錯,三間鐵板燒房靈活配置,既可獨立亦可打通,對應不同的聚會與用餐情境,空間與氛圍皆收放自如。在「星」為主題的區域中,金色瓷磚與滑動隔間搭配星光燈影,將浪漫與靜謐完美交融。最深處的「月」主題貴賓室更是整場體驗的高潮——以弧形木飾牆與天花上的圓月燈光設計呼應,圓桌與月光相映,詩意十足,是私密聚會與深度對話的理想場域。
極簡材料 ╳ 日式藝術:一場視覺與精神的禪意旅程
MINATO 的設計語言始終圍繞著日本美學的核心哲學「間」(日文:ま),強調人、空間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從入口到每個空間轉折處,皆可見枯山水、侘寂插花、盆景陶藝與書法等藝術作品,像是輕聲細語般地述說著日本四季與文化。設計團隊 SLH 與 SLL 更在材質上極盡簡練,木、石、紙、光交錯出豐富層次。障子屏風所篩過的柔光,以及每一面牆、每一道滑門背後的細節設計,無不蘊藏沉穩的張力與美感。燈光設計則由國際燈光大師關永權操刀,以光影襯托空間節奏,使整體氛圍內斂卻深具戲劇張力。
在空間與味覺之間,細品一段靜謐的生活詩
MINATO 宛如一處讓人暫離都市喧囂、沉浸於日式哲學與美感之中的靜謐世界。無論你是為了美食而來,或為了設計與建築的靈感駐足,MINATO 都是一個值得細細品味的所在。在這裡,每一道料理都是設計的一部分,每一寸空間都是藝術的語言。在山、森、星、月的交錯之間,時間彷彿放慢了腳步,讓人深刻感受真正的美,是留白與節奏之中的和諧共鳴。
Minato
add Shop G4-G6, G/F, 鷹君中心23 Harbour Rd, Wan Chai, 香港
tel +852-2345-0663
web www.minato.com.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