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夜爵士地圖 ╳ 鍾意日子:Pure wine cave 的精神療癒,小酌與爵士
週五夜晚,我走進了 Pure Wine Cave,推開了一扇通往平行世界的大門。不知道今晚的酒品,但知道一定是精挑細選;不知道今晚的爵士風格,但知道一定能為繁忙的一週帶來舒心。
週五晚間六點半,騎著 Youbike 在松江路上,這無疑是個繁忙的尖峰時間,塞在馬路一半的汽車,不得不後退試著讓龐大的人流過斑馬線。與朋友聊天聊起松江南京捷運站,總會得到「那是台北的蛋黃區、市中心的市中心」這類的回應。北漂的我來說,其實分不太清楚蛋黃與蛋白,也覺得整座城市哪裡都很忙,哪裡似乎都稱得上市中心的錯覺,但每每談起此處,我總會推薦一處好氛圍的精神療癒之地—Pure wine-La petite cave à vin(下稱 Pure wine cave)。
Youbike 在松江南京8號出口前還了車,因為實在過不了8號出口外的人群,人們下班了,吵雜的氛圍似乎也在說:「週五現在才開始」。拐入140巷,盡頭是一江公園,巷弄像是個平行時空的入口,喧囂聲瞬間消退了好幾個分貝,看著不遠不近的公園內的橘黃路燈,慢慢走近,有那麼一瞬間,我也覺得我的週五現在才開始。座落在公園與住宅區一旁的 Pure wine cave 有著歐式鄉村餐酒館的外觀,黃燈打在淺色的牆面與帶些金黃色的招牌字體上,夜間時刻,特別亮眼。
週五夜晚限定的平行世界
公園內僅有少數老人家在飯後運動,聽不太見店內的聲音,然而可以透過窗戶看見店內的氛圍,距離今晚的爵士音樂會開始還有十多分鐘,看來已有些客人開始用酒精醞釀心情了。Pure wine cave 現場除了有酒、有音樂、有氣氛之外,最重要的是還有一些熱食與小零嘴,我想這點非常加分,如果我是匆匆下班趕來的上班族,一定會先點個熱食來撫慰一下社畜的身心靈,同時告訴我的胃:「我要開始喝酒囉」。
每月的某些週五,會有不同類型的爵士好手與愛小酌兼愛聽音樂的人們在此相聚,只要一張門票便可以在這樣的空間享受 Live Jazz、享受一杯店家精挑細選的好酒、享受一種簡單放鬆。推開木質大門的剎那,彷彿正式進入平行時空的世界,與白天的種種情緒與繁忙瞬間斷訊。空氣中似乎有海鮮鮮甜味、客人餐桌上擺著開胃小點—綠葡萄絲綢乳酪(那顏色看上去真美!)、現場的客人已經微醺,十分熱鬧。Pure wine cave 以淺色牆面為基底,再由幾乎填滿牆面的各式酒瓶、風格酒標、店員手寫的白色標籤、歐式或木質配件,裝飾著這整個空間,有整齊有隨性,說是一秒回到歐洲小餐酒館都不誇張,這一切與門外平靜的公園還真像兩種世界。
Pure wine cave 的座位不多也不大,這天有著大約20多位的聽眾,經過都要十分小心彼此的酒杯與酒瓶,彷彿早期日本綜藝節目的單元—電流急急棒,如果不小心撞倒了,那碎得可是週五的小確幸呀!既有的空間裡,Pure wine cave 給我一種溫馨、平易近人的感覺,異國又多元的酒品、舒適的環境、不過度精緻,這一切有種「恰到好處」的簡單與美好,讓我想起以前在法國,有時下班時經過酒鋪,跟老闆淺聊今天的心情、期待的口味,就這樣以10歐以內的價格,帶走一份快樂,再去麵包店選個三明治,再帶走一份快樂,然後享受。
盲盒小酒館
今晚的主角是:選自西班牙巴巴狄優酒莊的半甜白酒(2022)與 Angela and her Friends Jass Trio(鋼琴歌手高逸柔、長笛歐珈妏、長號 Michael Wang),這也是我第一次聽長笛與長號演奏爵士。甜白酒搭配有些抒情的曲風,鄰桌的客人,一杯之後又一瓶、一瓶之後再一瓶,酒精與快樂在眾人身心裡逐漸蔓延、擴張,我們時而閉眼、時而一起打節拍、時而一起哼唱、時而與身邊的人分享眼前的這一切。我覺得這就是每次來 Pure wine cave 的樂趣,像是開盲盒般充滿未知,踏入之前,只會知道樂手,不會知道今日酒品與樂曲,但小酌與爵士的組合總是合拍,在不經意之中帶來驚喜,可能是變奏的瞬間、可能是喝第一口感受到的甜感,交織而成的片刻,成了週五夜晚的亮點。演奏完畢,空杯靜靜地留在桌上,我再次推開木質大門,準備離開這個平行世界,卻覺得自己有些不同──嗯,原來是心裡有一份滿足。
│未成年請勿飲酒│
PURE WINE Cave
add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51巷20號
time 週二至週日12:00~22:00,週一公休。
web purewine.tw
鍾意日子
因為攝影與旅行,我開始經營攝影 Blog。一直嘗試用影像和文字,紀錄每一段走過的足跡與心情。現定居台北,想再次用鏡頭與文字,把對生活的熱愛最大化。分享的目的不只是記錄,更是為了老了回憶時,能再次感受到當年的 Vibe。習慣宅在家,出門總需要多一點動力,但攝影、爵士、小酌或旅行,總能立刻讓說走就走。
web 攝影 Blog chungkole.wixsite.com/ychung/blog
IG fundayfonday.photography
延伸閱讀
TRAVELER Luxe雜誌精選|神戶爵士樂餐酒館推薦!昭和風 SONE 現場有爵士樂手表演
SONE 清脆流暢的樂聲隨著黃昏到來隱隱響起,人們在此輕輕舉杯感謝今天努力過的自己,屬於大人的放鬆療癒就在這裡。
有人說即興是爵士樂的靈魂所在,而點綴這靈魂的想必是都會絢爛的夜晚。兩者交錯,迸發出迷人難忘的心靈共鳴,還有悅耳繚繞的盡興爽快。日本相較於台灣,接觸爵士樂並發展的時期較早,1923年第一支日本職業爵士樂團成立時,地點就在神戶。這段緣份,讓許多爵士餐廳選擇落腳在神戶,爵士音樂餐廳 SONE 也是其中之一。
在 SONE 開幕前,神戶已有多家具代表性的爵士餐廳或酒吧存在,但對許多不熟爵士音樂的人來說,光是跨進這個專業人士聚集的空間就需要一點勇氣。此時,SONE 的出現或許正好提供這個問題的最佳解法。創業者曾根桂子在開餐廳前曾是位旅館老闆娘,親切開朗的待客之道讓旅館深受多方喜愛。另一方面,旅館位於外國人眾多的北野地區,讓她在經營旅館時就得以接觸到國內外許多音樂或演藝相關的專業人士,間接打下日後 SONE 的創立基礎。
而她在決定收起旅館轉開爵士餐廳之後,平易近人就成為她的餐廳概念之一。不只積極運用人脈邀請知名爵士樂手來店表演,也鼓勵新人上台與前輩合作演出,使餐廳成為爵士音樂新舊交流的場所。同時餐廳內提供正統西式套餐料理,也可根據需求單點菜色,美味又價格平實的料理定位,讓對爵士樂可能沒什麼興趣的民眾也願意為了用餐推開餐廳的大門,大幅減少因未知而生的心理障礙,順其自然地吸引更多人接觸到爵士樂。
融合創新與守舊,走進昭和爵士空間
現在的 SONE 在第二代老闆曾根辰夫的輔佐下,漸漸由第三代老闆曾根正太郎領班。雖然體制上隨著時代的習慣多多少少有些改變,但是 SONE 的空間本身仍停留在昭和時期剛開店時的低調華麗之中。
SONE 的外型就像座歐風田園屋舍,一樓外牆跟著時代擴張展現出三種不同風格。最外側的拉門牆只在特定的時刻開放,牆上的透明窗讓人們可以多多少少探看店裡的情況。中間的紅磚牆鑲嵌著彩繪玻璃與海報櫥窗,每到開店時絢爛的玻璃酒壺就會亮起,象徵著好酒就在這裡。內側整排的石頭牆堆疊出了不規則的美,只要路過就忍不住想停留多看幾眼。二樓白牆上大大的 LOGO 隱隱透著橘光,像是在邀請路人一同入內沉浸在音樂與美饌的愉悅時光。接近門口處的布告欄清楚寫明這個月的表演內容與日程,以及表演者的簡單介紹。不只方便民眾認識這些表演者,就算今天沒時間入店,也可以用手機拍下表演日程,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表演再來店。
走進爵士的出入口,是開幕後便在此守護的老木門,將外界的喧囂隔絕在外,只留下純粹的爵士音樂。推開門後跟著節奏一同來迎接的是以歐風為底,融合異國風格的空間,刻畫著時代感的彩繪玻璃、海報及用品點綴各處,彷彿時空還留在絢爛的昭和時期,身處1969年剛開幕的 SONE 之中。以舞台為中心規劃的座位讓現場表演的音樂得以毫無滯礙地傳遞到每個角落,不難看出規劃餐廳空間時的用心,讓出色的爵士表演發揮百分百的魅力。
以放鬆調味的暖心料理
雖然爵士樂是不少常客的重頭戲,不過店裡道道細緻美味的餐點也是人們願意特地來此用餐相聚的要因之一。SONE 提供的西式料理從牛排到披薩種類繁多,無論是一個人前來或是跟好友家人來此聚餐都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用餐形式。
從開店至今人氣居高不下的,莫過於包含前菜、麵包與主菜的 SONE 套餐。由主廚精心挑選的多樣前菜打前陣,從一開始就能品嚐到來自山海的新鮮好滋味,舒服開胃。再搭配可無限享用的酥脆法國麵包,留在嘴角上的麵包屑是品味到幸褔的痕跡。之後可從本日肉料理、本日魚料理中挑選喜歡的主菜,也可加價升級為國產牛或黑毛和牛牛排。不管最終選擇如何,主廚的好手藝都能讓人吃一口之後忍不住放鬆微笑。可多人享用的披薩與牛排三明治是這裡單點的首選餐點。薄脆又夠味的披薩吃的到麵皮的彈牙,夾著多汁牛排的三明治沒有多餘的調味,牛肉的鮮甜與吐司的香脆就足以收服味蕾。
用餐後十分建議點杯喜歡的飲品,靜靜坐在桌邊讓感官跟著音樂節奏輕舞。若是跟好友家人前來,也可以在精彩表演後開心聊天,或是一起為舞台上的表演者喝采,每次的掌聲,都會是表演者很大的鼓勵,也能為這個難得的夜晚添加更多驚喜。
│未成年請勿飲酒│
JAZZ LIVE& RESTAURANT SONE
add 日本兵庫県神戸市中央区中山手通1-24-10
time 17:00~23:00
web kobe-son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