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er luxe 奢遊 祕旅

木匠父子共築工藝美學:高雄木作教學工作室「大匠座」,跨世代的情感與生活哲學

2025-08-11 15:00
text 蔡蜜綺/攝影 Carter/責任編輯 譚欣瑜
蔡順河與蔡維仁父子/內部空間/大匠座/店鋪/高雄
內部空間/大匠座/店鋪/高雄

以木為名的人生旅程,父子攜手為大匠座注入了新的節奏與方向。(攝影/Carter)

在高雄小港,有一間飄著木香的工作室——大匠座。蔡順河與蔡維仁父子,以一榫一卯接合木材,共築時光軌跡。除了木作教學,這裡也連結著跨世代的情感與生活哲學。

木頭/內部空間/大匠座/店鋪/高雄
木頭/內部空間/大匠座/店鋪/高雄

上圖:榫卯有鳩尾、粽角、圓榫等多種形式,可依用途自由組合,支撐起木作的穩固與優雅。下圖左為鳩尾榫(燕尾榫); 下圖中為45度三缺榫;下圖右為八字插(方材丁字角接合)。(攝影/Carter)

一刀一鑿之間,刻劃生活的溫度

蔡順河出身木工世家,父親打造木製漁船,他自小便耳濡目染。然而,長大後選擇投入廣告與設計領域,直到一次工作上的機緣巧合,接觸到工藝製作,喚醒他對木工的記憶與情感。此後,他拜屏東科技大學黃俊傑教授為師,系統性學習木工技藝,並專注於講究榫卯工法的明式傢俱(特點為造形大方,結構單純簡練),逐步踏上屬於自己的職人之路。

「榫卯,是一種不需使用釘子的傳統木工結構,僅靠榫頭與卯眼的精準咬合,就能組合出堅固耐用的家具。」蔡順河解釋。這種工法不僅環保且易於修復,更融合了手工精神與思維邏輯的,「榫卯不只是技術,它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美感的追求。」

工作室/內部空間/大匠座/店鋪/高雄
工作室/內部空間/大匠座/店鋪/高雄

老師與學生一問一答,就像朋友一起做木工。(攝影/Carter)

工作室課程從60小時的基礎入門,到進階的榫卯實作訓練,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的學員參與。蔡順河認為木工是結合技能與文化的實踐,重視學員的參與感和互動交流,課堂內氣氛和諧溫馨。

在他眼中,木工不只是技藝的表現,也是人與物之間的對話過程,更是一種生活哲學。而這段旅程,如今也迎來了同行者——他的兒子蔡維仁。起初,蔡維仁只是協助父親進行網路行銷,沒想到招生效果出奇地好,也讓他逐漸被木工的魅力吸引。如今的他已能獨立創作,作品曾於三義木雕博物館展出。

蔡順河與蔡維仁父子/內部空間/大匠座/店鋪/高雄

可實作多層、多隔間的櫃子等較進階的作品。(攝影/Carter)

木作如橋,連結兩代的手與心

蔡維仁的加入,為課程注入了年輕的活力與數位優勢,也成為父親與學員之間溝通的橋樑。他與年輕學員們互動自然,許多問題經由他的轉化與敘述,更能釐清,也解除了世代間的隔閡。當然,父子二人也難免有觀念上的差異,尤其在節奏與時間感的拿捏上。然而,他們有一個共同信念——就是讓工作室延續並變得更好,觀念上的分歧,也在一同動手實作中慢慢磨合、找到平衡。

這份理念,同樣體現在他們對待學員的方式。蔡順河始終相信,教學是雙向的交流:「很多時候,學員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讓我重新反思自己。」而蔡維仁則坦言,木工讓他的性格變得柔和許多:「原本性格中尖銳的部份,漸漸被這些溫潤的木頭包覆了。」除了教學,父子倆也共同接案實作,舉凡客製化的榫卯家具,或文創商品,皆有他們攜手打造的成果。他們相信,最具說服力的教學方式,就是身體力行、實際完成作品。

體驗/內部空間/大匠座/店鋪/高雄
工作室/內部空間/大匠座/店鋪/高雄

學員把木工當作他們療癒生活的方式。(攝影/Carter)

談起彼此,蔡順河語氣溫厚:「我不強求孩子成為誰,只希望他能清楚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既然選擇了,就要做到最好。」而蔡維仁則對父親不斷追求進步的精神深感佩服:「他是我很好的榜樣,我從他身上學到,不急著完成,而是問自己能不能再更好。」

榫與卯的結合,不僅是木構件間的扣合技術,更象徵著父與子之間無聲卻穩固的理解與信任。他們以雙手及歲月,將大匠座打造成一處讓人安心停靠的所在,讓人與工藝的關係,變得更加深遠而綿長。

延伸閱讀

廢物不廢!高雄特色店鋪「喵喵窩手作」創辦人郭雋瑄:回收廚房棄油、碎布、廢紙與木屑粉轉化為文青日常小物

2025-07-14 10:00:00

全臺首座歐洲瓷器主題專館「莉·瓷藝博物館」,高雄左營必訪藝文踩點,收藏橫跨300年的歐洲皇家瓷藝

2025-07-04 10:00:00

將大地作為調色盤!植物染藝術家林潔怡:高雄「大地工作坊」結合移印、藍染、絹印、蠟染元素實踐永續生活

2025-06-24 10:00:00

「無印良品愛買桃園店」為量販店增添美感生活氛圍!攜手公益關懷協會「中壢木匠的家」,將回收家具木材再利用

2024-04-28 21:00:00

廢物不廢!高雄特色店鋪「喵喵窩手作」創辦人郭雋瑄:回收廚房棄油、碎布、廢紙與木屑粉轉化為文青日常小物

2025-07-14 10:00
text 蔡蜜綺/攝影 Carter/圖片提供 郭雋瑄/責任編輯 林煥森
商品/內部空間/喵喵窩手作/店鋪/高雄

當減廢遇上美感,原本可能被丟棄的材料,變成了帶有溫度的生活物件。(攝影/Carter)

環保,對「喵喵窩手作」創辦人郭雋瑄而言不只是口號,更是實踐於日常的生活態度。她回收廚房棄油、碎布、廢紙與木屑粉,運用巧手轉化為有趣且實用的作品,開啟了環保與永續的新可能。

疫情期間,郭雋瑄因興趣報名了手工皂課程,也學習如何成立工作室,由於當時並沒有明確的創業目標,閒暇之餘就在家東摸西試。她注意到烹飪遺留的廢油,正好可以成為手工皂的材料,便回收廢油動手試作,成為她日後綠色創作的起點。

創辦人/內部空間/喵喵窩手作/店鋪/高雄

「喵喵窩手作」的名字由來,是從郭雋瑄家裡收養的一對母子貓而來。(攝影/Carter)

商品/內部空間/喵喵窩手作/店鋪/高雄

郭雋瑄一路以來試做的成品。橘皮酒精(右)、彩球(左)。其中彩球因取得合適的碎布不易,製作相當靠運氣。(圖片提供/郭雋瑄)

很早之前,郭雋瑄便關注減塑等環保議題,不愛浪費與囤積的性格驅使她思考如何將各種生活廢料轉化為創作素材。於是她接觸各種手作課程,從水泥工藝、磨石子、植物染到自製矽膠模具,藉由不斷學習,拓展對回收材質的應用理解。她曾用碎布縫製聖誕彩球、用橘子皮製作酒精噴霧,也撿拾落葉創作植物染作品,甚至連家裡種的左手香,母親都會採收,請她想辦法「消化」。

創辦人/內部空間/喵喵窩手作/店鋪/高雄

郭雋瑄在廢棄材料中找靈感,把實踐環保的過程變得有趣且兼具實用。(攝影/Carter)

郭雋瑄的創作不只有手作趣味,也努力試驗多元材料。她曾與木工品牌「大雄的木作世界」合作,取得木工製程中產生的木屑粉廢料。以國外的咖啡渣鉛筆為靈感,她嘗試將木屑粉過篩後,混入石膏粉與廢布纖維,反覆調整比例,最終成功製作出帶有淡淡木香的色鉛筆。 

體驗/內部空間/喵喵窩手作/店鋪/高雄

以木屑粉為材料,經過多次實驗後,成功做出帶有木香的色鉛筆。(攝影/Carter)

製作步驟:

1、準備材料:過篩後的木粉、石膏粉、回收布料打碎的麻纖維與白膠。

2、混合乾燥材料,加入白膠攪拌成黏土狀。

3、將黏土擀平,包入筆芯後塑形。

4、自然風乾後,帶有淡淡木香的色鉛筆完成。

「最困難的不是創作,而是過程中的浪費感。」即使原料是回收物,一旦失敗仍感到可惜。但郭雋瑄始終堅持不懈,致力探索每一份素材的再生可能,讓資源真正物盡其用。她的作品總是連結著生活軌跡,也提醒人們——生活中其實處處有資源,只差一點點想像力。

如今,「喵喵窩手作」已邁入第五年。除了在網路上販售作品,郭雋瑄也不定期參與市集設攤、參展,並經常受邀開課。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設立的「創客小棧」中,郭雋瑄不僅參與學習各式手作技能,也受邀開設「循環經濟」主題的手作課程。她運用廢油製作手工皂、將廢紙變成紙黏土,甚至結合廢玻璃與水泥創作,帶領學員透過實作體會「變廢為寶」的可能性。

談到教學經驗,她語氣充滿熱忱:「我希望讓大家理解,擁有手作回收的知識,代表你有能力處理自己家裡產出的廢物,讓它變得實用、變得美麗,而不是直接丟掉。」

商品/內部空間/喵喵窩手作/店鋪/高雄

利用回收水泥、石膏與廢玻璃,再加一點創意與美感,讓回收材料煥發新生命。(攝影/Carter)

她不以獲利為首要目標,而是希望透過創作過程,讓更多人認識環保、實踐永續。她認為,如果每個人都能對自己產生的廢棄物負責,並讓這些物品重新發揮價值,地球的壓力就會小一些,也能因此拾回一些美好的可能。或許實現永續不是一蹴可幾,但就像一支色鉛筆是在無數次失敗中誕生,每一個願意動手的念頭,都是邁向綠色生活的一小步。

創辦人/內部空間/喵喵窩手作/店鋪/高雄

郭雋瑄侃侃而談,分享一場從興趣延伸的永續推廣。(攝影/Carter)

 

延伸閱讀

帶毛小孩去高雄哪裡放電?城市首座寵物活動區、拉布拉多看守的草原...,寵物友善地點一次看

2025-07-07 15:00:00

高雄夏日消暑行程推薦!走進媲美《綠野仙蹤》的「內惟森林親水河道」、親子水陸樂園「童游藝境」

2025-07-03 11:00:00

2025高雄親子踩點「華一休閒農場」:鳳凰木花開季節必訪、結合畜牧產業與休閒觀光的特色牧場

2025-06-30 21:00:00

600公尺環形天空步道!中正運動場經歷3年改造為「苓雅運動園區」,結合運動、休閒與社交的複合空間

2025-06-30 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