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不廢!高雄特色店鋪「喵喵窩手作」創辦人郭雋瑄:回收廚房棄油、碎布、廢紙與木屑粉轉化為文青日常小物

當減廢遇上美感,原本可能被丟棄的材料,變成了帶有溫度的生活物件。(攝影/Carter)
環保,對「喵喵窩手作」創辦人郭雋瑄而言不只是口號,更是實踐於日常的生活態度。她回收廚房棄油、碎布、廢紙與木屑粉,運用巧手轉化為有趣且實用的作品,開啟了環保與永續的新可能。
疫情期間,郭雋瑄因興趣報名了手工皂課程,也學習如何成立工作室,由於當時並沒有明確的創業目標,閒暇之餘就在家東摸西試。她注意到烹飪遺留的廢油,正好可以成為手工皂的材料,便回收廢油動手試作,成為她日後綠色創作的起點。

「喵喵窩手作」的名字由來,是從郭雋瑄家裡收養的一對母子貓而來。(攝影/Carter)

郭雋瑄一路以來試做的成品。橘皮酒精(右)、彩球(左)。其中彩球因取得合適的碎布不易,製作相當靠運氣。(圖片提供/郭雋瑄)
很早之前,郭雋瑄便關注減塑等環保議題,不愛浪費與囤積的性格驅使她思考如何將各種生活廢料轉化為創作素材。於是她接觸各種手作課程,從水泥工藝、磨石子、植物染到自製矽膠模具,藉由不斷學習,拓展對回收材質的應用理解。她曾用碎布縫製聖誕彩球、用橘子皮製作酒精噴霧,也撿拾落葉創作植物染作品,甚至連家裡種的左手香,母親都會採收,請她想辦法「消化」。

郭雋瑄在廢棄材料中找靈感,把實踐環保的過程變得有趣且兼具實用。(攝影/Carter)
郭雋瑄的創作不只有手作趣味,也努力試驗多元材料。她曾與木工品牌「大雄的木作世界」合作,取得木工製程中產生的木屑粉廢料。以國外的咖啡渣鉛筆為靈感,她嘗試將木屑粉過篩後,混入石膏粉與廢布纖維,反覆調整比例,最終成功製作出帶有淡淡木香的色鉛筆。

以木屑粉為材料,經過多次實驗後,成功做出帶有木香的色鉛筆。(攝影/Carter)
製作步驟:
1、準備材料:過篩後的木粉、石膏粉、回收布料打碎的麻纖維與白膠。
2、混合乾燥材料,加入白膠攪拌成黏土狀。
3、將黏土擀平,包入筆芯後塑形。
4、自然風乾後,帶有淡淡木香的色鉛筆完成。
「最困難的不是創作,而是過程中的浪費感。」即使原料是回收物,一旦失敗仍感到可惜。但郭雋瑄始終堅持不懈,致力探索每一份素材的再生可能,讓資源真正物盡其用。她的作品總是連結著生活軌跡,也提醒人們——生活中其實處處有資源,只差一點點想像力。
如今,「喵喵窩手作」已邁入第五年。除了在網路上販售作品,郭雋瑄也不定期參與市集設攤、參展,並經常受邀開課。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設立的「創客小棧」中,郭雋瑄不僅參與學習各式手作技能,也受邀開設「循環經濟」主題的手作課程。她運用廢油製作手工皂、將廢紙變成紙黏土,甚至結合廢玻璃與水泥創作,帶領學員透過實作體會「變廢為寶」的可能性。
談到教學經驗,她語氣充滿熱忱:「我希望讓大家理解,擁有手作回收的知識,代表你有能力處理自己家裡產出的廢物,讓它變得實用、變得美麗,而不是直接丟掉。」

利用回收水泥、石膏與廢玻璃,再加一點創意與美感,讓回收材料煥發新生命。(攝影/Carter)
她不以獲利為首要目標,而是希望透過創作過程,讓更多人認識環保、實踐永續。她認為,如果每個人都能對自己產生的廢棄物負責,並讓這些物品重新發揮價值,地球的壓力就會小一些,也能因此拾回一些美好的可能。或許實現永續不是一蹴可幾,但就像一支色鉛筆是在無數次失敗中誕生,每一個願意動手的念頭,都是邁向綠色生活的一小步。

郭雋瑄侃侃而談,分享一場從興趣延伸的永續推廣。(攝影/Carter)
喵喵窩手作
FB 喵喵窩手作。教學먀오먀오워 (喵喵窩)
帶毛小孩去高雄哪裡放電?城市首座寵物活動區、拉布拉多看守的草原...,寵物友善地點一次看

大面積可奔跑的園地,對主人跟毛小孩來說,都相當自在舒適。(圖片提供/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
在高雄的傍晚時分,毛孩們盡情在園區奔跑,耳朵隨著步伐上下擺動,散發著開心滿足的神情。這樣的日常,在幾年前或許還難以想像,隨著生活型態轉變、越來越多家庭將動物視為家人,「寵物友善城市」也成為更多市民與毛孩的需求。

仁武寵物犬活動區設置的獨木橋讓毛孩自由玩耍。(圖片提供/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
市府攜手動物保護團體,回應這份期待,從動線的設置、遊具配置都納入社區參與,打造出一座又一座屬於毛孩的「城市綠洲」。

高雄首座寵物活動區中正公園,打造安全分區與多元設施,提供完善的活動空間。(攝影/曾信耀)
高雄第一座寵物活動區:中正公園
座落於衛武營捷運站旁的中正公園,有高雄市第一座寵物活動區,開創了「狗狗運動園地」的城市新風景,提供更完善、更安全的毛孩活動空間。
園區依據狗狗體型,貼心劃分為中大型犬與小型犬活動區,搭配雙重閘門與透視圍欄設計,不僅有效防止狗狗脫離活動區,也讓飼主隨時能掌握毛孩動態,減少擔憂,更安心地陪伴與遊玩。


中正公園寵物活動區內設置波浪板、涵洞跳台等多樣化的趣味設施。(攝影/曾信耀)
活動區內設置多樣化的趣味健身設施,從波浪板、輪胎架到涵洞跳台,讓狗狗也能享有豐富的「體能課表」;此外,園區也貼心規劃夜間照明與洗手區等貼心設施,讓毛孩奔跑嬉戲後,飼主能輕鬆清潔再一同返回溫暖的家。

仁武軍備局西營區以拉布拉多犬為主題的入口意象,巧妙呼應在地歷史。(圖片提供/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
拉布拉多看守的草原:仁武軍備局西營區
仁武軍備局西營區過去為國軍用地,經重新規劃活化後,搖身一變成為兼具歷史意涵與現代機能的寵物友善空間。園區以「穩定、友善、高適應性」為設計主軸,因應在地歷史,特別選擇象徵忠誠與親和的拉布拉多犬設計成入口意象,巧妙地呈現過去與現在的對話。

高雄市政府以「安全、衛生、互動」為核心,結合專業規劃與社區參與,積極打造寵物友善城市。(攝影/Carter)

仁武軍備局西營區,猶如「城市小草原」的開闊設計,解放飼主與毛孩的手腳,盡情活動。(攝影/Carter)
園區內擁有開闊的大草地,搭配通透的綠色圍欄,營造出如同「城市小草原」般的自在場域,讓毛小孩們能盡情奔跑、追逐、打滾,釋放活力與壓力。草地區不僅適合狗狗進行社交與體能活動,亦是飼主彼此交流、連絡社群感情的好所在。

中山公園鄰近學校與社區,民眾休憩與親子活動頻繁,以逗趣的柴犬裝置藝術「迎賓」。(攝影/曾信耀)
柴犬迎賓的小客廳:鳳山區中山公園
鳳山區中山公園位於學校與住宅區的交界處,是兼具教育性與生活氣息的寵物友善空間。一到園區,目光旋即被入口處可愛呆萌的柴犬裝置藝術吸引,童趣十足又充滿活力的設計,瞬間融化男女老少的心,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拿起手機捕捉這溫馨的一刻。

毛孩自由活動的可愛模樣,不知不覺間拉近了人與寵物的距離。(攝影/曾信耀)

寵物公園裡都有設置清潔處,讓主人方便清潔。(攝影/曾信耀)
或許正因為柴犬親切、友好的形象,也悄悄拉近了人與狗狗之間的距離。有不少孩子本來對犬隻心存畏懼,但來到這裡,看到活潑可愛的小狗後,反而主動表達想靠近、碰觸牠們的心情。一位年輕媽媽分享,過去她與孩子都有點害怕狗,但自從在公園與狗狗互動後,發現有些狗兒性格溫和穩定,也開始學習理解與認識不同犬種的特性,進而慢慢卸下心防。

為了維護環境清潔,公園內設置狗便袋箱,並由專業清潔團隊定期巡查與消毒。圖為中正公園的設置,搭配逗趣標語,令人會心一笑。(攝影/Carter)
愛、尊重與共創的寵物園區
除了設計貼近毛小孩需求,高雄市的寵物園區在管理上同樣不馬虎。園區更設有安全圍欄與入園規範,同時由專人定期巡查與維護,確保環境整潔與使用安全。針對最常被關注的氣味與清潔問題,園區採雙重機制維護:鋪設透水地面、設置狗便袋箱與洗手設備,並由專業清潔團隊定期巡查與消毒,若飼主未即時清理,現場管理人員會柔性勸導,必要時也可配合民政與環保單位進行稽查,確保公共空間的整潔與友善。

公園內設置的寵物活動園區,是都市生活中的人們與毛孩增進連結的溫暖場域。(攝影/曾信耀)
公園內設置的寵物活動園區,不只是犬隻活動場域,更是促進親子互動、培養生命尊重的共融空間,讓都市生活中多了人與毛孩的溫暖連結,也讓所有市民與毛孩們,能安心共享這個友善、有秩序的休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