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 ╳ 以針線邂逅大自然,體驗生活趣味:造山刺繡

採訪當天,高雄下著傾盆大雨,按著地址來到「写生」創辦人盧冠伶的工作室,她以熱情大方的笑容招呼我們入內,即使外頭下著雨,依舊能感受到屬於南台灣的熱情。

循著她的指示,爬到了五樓的刺繡工作空間,僅僅四坪大的大小,擺著一張木製長桌,所有的作品和刺繡所需的針線素材等,早已井然有序地盛放於桌上,讓人感受到她是一位條理分明的人,如同刺繡一般,一針一線都是有秩序地在縫製。

一眼望去,冠伶大部份的作品都與自然界息息相關,有山海也有動物。她分享刺繡就很像她的畫筆,以寫生作為核心精神,只要哪裡有好看的風景,她就會帶著針線和布出門,一邊看著風景一邊仿生地刺下來,從自然採集而來的素材,是她細細詮釋在布面上的創作泉源,描繪的同時,也是一起與植物相伴的分分秒秒,這個過程也能讓自身獲得平靜的時刻。

如同她將品牌取名為「写生」,自小就喜歡觀察大自然的她,接觸刺繡工藝以前,習慣用攝影記錄山林與土地的絕美景致,後來學著慢慢聆聽內心的聲音,開啟了與內在自我的對話,除了透過療癒視覺之外,也希望回歸雙手創作,以更深刻的方式描繪植物,所以大自然的一切,不論是鳴叫的鳥兒或是雄偉壯麗的群峰,都成為了她刺繡時最完美的素材。

談起邂逅刺繡的故事,畢業於視覺設計系的她,正值畢業展時期,對於日夜需盯著電腦趕做設計的過程感到疲累,於是萌生了投入步調相對緩慢、用一針一線描繪圖騰的刺繡嗜好。

一個簡單的念頭,讓她從學校圖書館的基礎刺繡工具書,開始研讀和自學,在課餘時間慢慢練習,即使一開始經常刺到手流血,甚至指甲也因挑針凹了一個洞,始終未滅減她對刺繡的熱情,仍然慢慢找出技法竅門,領略這門古老工藝。

多年來,從大自然採集素材作為刺繡靈感的她,近期也試圖從生活中找靈感,因此也創作了不少跟日常有關的主題,像是便當、飯糰或炸蝦,這種時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可愛題材。

對她來說,生活中接觸到的點點滴滴,都能從穿針引線中,勾勒出一幅幅獨特風景,以刺繡細膩詮釋她對世界的視覺想像,如從寫生一般,從觀察、描繪,到一針一線的穿越,描繪出栩栩如生的畫作。

彷彿藉由她對生命的探索,以針線激盪出充滿想像的畫布創作。
盧冠伶
寫生刺繡家,大學就讀視覺傳達設計系,因不喜歡長時間面對螢幕工作,萌生了以刺繡創作的念頭。2013 年創立「写生」 刺繡工作室,據點坐落於高雄,以刺繡的根基,進而採取不同媒介進行創作,產生不管是材質上或是背後的概念,互補與碰撞進而產生思考以及新的物件語言。目前專職於刺繡藝術創作、教學、展覽、訂製、藝術合作。
web hsieh-sheng.com
FB 写 生 Hsieh Sheng Embroidery
IG hsieh_sheng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