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雄百年老屋:春天藝術節環境舞蹈在「臺灣鳳梨工場」!女工的青春酸甜序曲、大樹親子景點一日遊


環境舞蹈《封存の黃金年代》在臺灣鳳梨工場演出,以舞姿向封存的黃金年代致敬。(圖片提供/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悠揚樂聲響起,數名女性舞者身穿純白工作服,在「臺灣鳳梨工場」前翩翩起舞。為了紀念館舍百歲誕辰,高雄春天藝術節推出環境舞蹈《封存の黃金年代》,追憶當年產業盛況,以及女性勞工的青春記憶。一起走進這座百年時光屋,細細品味那段黃金歲月。
翻開一頁臺灣鳳梨罐頭史
步入九曲堂火車站旁的「臺灣鳳梨工場」,像是打開封藏百年的罐頭,歲月故事盛裝於此,伴隨果香撲鼻而來。園區內三幢建築仍保有日治時期紅磚洋房的特色,包括「鳳梨產業展示館」、「大樹文史展示館」,還有販售鳳梨冰品及伴手禮的「旺來會社」,從老工場轉型推廣在地歷史、食農教育的文化基地,適合親子一遊。

臺灣鳳梨工場原為泰芳商會第三、第四鳳梨罐頭工場,三棟建物現為大樹文史館(右)、鳳梨產業展示館(中)、旺來會社(左)。(圖片提供/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臺灣是水果王國,溫暖氣候適合熱帶水果鳳梨生長。日治時期鳳梨產地包括鳳山、大樹及中部彰化、員林一帶,帶動當地鳳梨罐頭產業蓬勃發展,臺灣於二戰後更曾登上世界鳳梨罐頭產量冠軍。導覽老師李欽天說,大樹地區除了是生產鳳梨的大本營,因鐵路縱貫線設站於九曲堂,有地利之便,最興盛時有11家罐頭工場設立於此。
臺灣鳳梨工場前身為「九曲堂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工場」,是全臺僅存日治時期鳳梨罐頭產業歷史建築。泰芳商會為當年有「鳳梨王」之稱的葉金塗所創,他從臺北大稻埕發跡,來到高雄大樹設立會社第三、第四工場。「現在我們看到的紅磚建築,完工於1925年,最初是鳳梨罐頭的生產基地,後來因日本政府整併產業,成為『臺灣合同鳳梨株式會社』的辦公廳。」李欽天說。

遊客假日可以參與定時導覽,平日或團體也可多加利用預約導覽服務。(攝影/Carter)

鳳梨罐頭標籤牆展示不同商會與各個時期的標籤,每一張都各有特色。(攝影/Carter)
戰後,工場變身國軍汽車保修廠的眷舍,後改為「九曲新村」。直到2003年眷戶搬離、2004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才得以啟動修復工程。2018年,建物以「臺灣鳳梨工場」為名重新開放,屹立於大樹九曲堂原址,供人近距離認識這段地方產業的故事。

館內展示從日治時期到現今不同尺寸的罐頭,依據家用或營業用、不同切片方式,鳳梨罐頭發展出多種樣式。(攝影/Carter)

這座半自動封罐機是鎮館之寶,外型復刻日治時期的封罐機,讓遊客體驗鳳梨罐頭的製造過程。(攝影/Carter)

館方將密封鳳梨罐頭轉化為創意心願罐,遊客可以選擇喜愛的標籤線稿塗上喜歡的顏色,將想要封存的事物或心願卡放入空罐內,交由工作人員現場密封。(攝影/Carter)
女工的青春酸甜序曲
通常做為鮮食、保鮮期不長的鳳梨果實,要做成經濟價值更高的罐頭,處理過程費時費力,就不能不提那些忙進忙出的女工們。根據1935年(昭和10年)高雄州產業調查會商業貿易部統計,鳳梨工場內的臺籍工人有2,622人,其中超過七成為女性(*見註釋)。早年鳳梨罐頭選用果目較深的「在來種」,須仰賴人工去除芽目,機器無法取代。老照片可見一顆顆鳳梨接連運進廠房,女工們站在生產線旁一刀刀去芽目、挖果心,這份細活相當辛苦,也撐起一整個產業的基礎。
加上當時女性工資低廉,雇主自然更偏好聘用女性,結果就是整個村落幾乎全民動員,婦女們白天在工場削鳳梨,晚上回家做飯、處理家事,是名符其實的「兩頭班」。如今在工場展區裡,藉由當年老照片與工具展示,女性勞動者的身影終於被大眾所看見。
*資料來源:王御風、黃于津《鳳梨罐頭的黃金年代》,玉山社,2019年,節錄自第一章第四節。

圖為台灣鳳梨股份有限公司鳳山工廠的女性工作人員集體於輸送帶上工作之景象,人數之多足以反應當時工廠規模十分盛大。(圖片提供/外交部典藏)

圖為台灣鳳梨股份有限公司鳳山工廠的女性工作人員正仔細為輸送帶上已經削去外皮且除去果心的鳳梨進行細部的去皮工作,以保持產品品質。(圖片提供/外交部典藏)

館內珍藏鳳梨工場老照片,女工們辛苦勞動的身影,有了被看見的機會。(翻攝/Carter)
大樹親子景點一日遊
走訪高雄大樹,絕不能錯過當地盛產的鮮甜水果!每年初夏,是金鑽鳳梨與玉荷包荔枝的產季,也是「2025高雄鳳荔季」熱鬧登場的時候。除了品嘗當季水果,現場還有小農市集、藝文演出與親子 DIY 等活動,留下充滿果香的美好回憶。

「旺來會社」酵素鳳梨冰,口感清爽、甜而不膩。(攝影/Carter)

大樹區擁有豐沛水源,加上酸性紅土造就適合種植鳳梨的條件。臺灣鳳梨工場園區內就種植高達十多個不同品種的鳳梨。(攝影/Carter)
若想讓行程更豐富,不妨順遊周邊景點,例如歷史悠久的「三和瓦窯」,自日治時期營運至今,在這裡不僅能認識傳統磚瓦產業,還能親手體驗紅磚 DIY。不遠處的「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區」,融合鐵道古蹟與自然生態,漫步親水步道,欣賞火車自鐵橋旁呼嘯而過,或是騎著自行車享受微風,是熱門的親子遊憩地點。

充滿古早味的「三和瓦窯」提供磚雕文創商品及 DIY 手作體驗。(攝影/Carter)

鐵道迷能在「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區」捕捉到列車飛馳的瞬間。(攝影/Carter)
大樹之旅,不只是風景名勝的踩點,更是一場與地方深度對話的行旅。從殖民工業遺產到社區文化基地,「臺灣鳳梨工場」保留老建築的風華,也承載著地方共同記憶。當下次打開一罐甜香四溢的鳳梨罐頭時,也許會想起,那些昔日在工場裡一點一點挖掘鳳梨芽目的女工身影,以及那座靜靜矗立在九曲堂車站旁的老工場。
臺灣鳳梨工場
add 高雄市大樹區復興街42號
tel 07-6522548
web pineapple-museum.kcg.gov.tw/home01.aspx?ID=1
FB 臺灣鳳梨工場 Taiwan Pineapple Museum
高雄眷村老宅重生!「Oracle Coffee 神諭咖啡」、「致日子 TO DAY Coffee」進駐

在光影交織的歷史空間中,享用咖啡與美味甜點。(攝影/Carter)
承載歲月痕跡的黃埔新村,在文化局「以住代護」計畫下,吸引了時髦咖啡廳與風格店鋪陸續進駐,為這一座座眷村老宅注入嶄新的靈魂,重獲新生,成為全家一起度過悠閒時光的好去處。
Oracle Coffee 神諭咖啡
位於黃埔新村西三巷,由老闆鄭凱程經營的「Oracle Coffee 神諭咖啡」,打破了傳統咖啡廳的既定印象。老闆走訪韓國,汲取韓屋的設計靈感,融入眷村老屋原有的建築脈絡,保留牆面與地板,透過引入自然光、巧妙安排照明與細膩的空間配置,讓每個角落都自成風景。

外觀與店內設計融入韓屋元素及眷村記憶,使光影成為空間的一部分。(攝影/Carter)
陽光透過店內廊簷的大面玻璃灑進室內,落在木質桌椅與牆面,光影交織中更添古樸氣息。
無論是想坐在窗邊曬曬太陽,還是窩進半開放式包廂裡低調放鬆,或與三五好友閒聊,或獨自思考,都能在這裡找到最舒適的座位。老闆鄭凱程說:「我希望打造的是一個,即使不是為了咖啡,也會讓人因為喜歡這個地方而走進來的空間。」

廊簷的大面玻璃讓陽光灑進室內,每個角落都能輕鬆享用咖啡與美食。(攝影/Carter)
落地玻璃外是一片開闊草地,開闊的視野讓人沉靜舒心,搭配店內的咖啡與甜點,更顯悠然。

牆面選用稻草漆,並設計了光牆,為座位區域營造傳統與現代交織的氣氛。(攝影/Carter)
針對不熟悉咖啡的顧客,老闆推薦水果特調咖啡。例如,荔枝冰美式,入口時散發荔枝獨特的清新果香與酸甜,口感輕盈無負擔。

自家烘焙的單品咖啡,會隨季節調整,呈現不同風味體驗。(攝影/Carter)
店內的手沖咖啡是一大特色,香氣細緻富含層次,入口彷彿花香迎面而來,片刻後果香隨之而至,最後留下淨透輕盈的尾韻,不同於一般咖啡飲品的厚重印象,是一抹無壓力的溫柔風情。

水果特調咖啡與精緻甜品完美搭配,豐富的口感與美感並行。(攝影/Carter)
店內招牌甜點是現點現做的鐵鍋鬆餅,麵糊在鑄鐵鍋中受熱慢慢膨脹,邊緣微酥,中心仍保持彈軟濕潤,放上薄片蜜蘋果,撒上肉桂粉與糖霜,再加上一球冰淇淋,隨著熱氣緩緩融化。冷熱交錯疊成多重味覺享受,成為午後最療癒的甜點。

店內除了必點的鐵鍋鬆餅,另有充滿視覺驚喜的可朗芙。(攝影/Carter)
鄭凱程笑說:「我們拋磚引玉,先把細節做好了,其他店家或許也會受到啟發,願意一起改變。」這份心意,正靜靜地在黃埔新村發酵,為整座老聚落注入嶄新的節奏與靈魂。

神諭咖啡位於黃埔新村的核心地帶,經過老闆與設計師精心打造,賦予這棟眷村老宅新生命。(攝影/Carter)
Oracle Coffee 神諭咖啡 鳳山店
add 高雄市鳳山區西三巷36號
FB Oracle Coffee 神諭咖啡
IG oraclecoffeecompany
致日子 TO DAY Coffee
「人生只有一次,無論好壞,每一天都要好好過。」老闆李冠樺笑著說。店名源自 Today Café 的拆解,成為「TO DAY 致日子」,這也同樣是老闆的生活態度。

從致日子店外觀便可看見多樣風格的店舖錯落其間。(攝影/Carter)
「致日子」黃埔二店是由眷村老宅改建而成,一樓是咖啡廳與植栽店,二樓則為古董與古著店。空間搭配看似異趣,卻恰如其分地展現了生活的不同面向。

一樓牆內的山洞座位,像是專屬的小宇宙,讓人有時間與自己好好對話。(攝影/Carter)

走上二樓,映入眼簾的是一間復古風情滿溢的古董與古著店。(攝影/Carter)
最初,老闆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好友,懷抱著各自的夢想一同開店,最終成就了一間充滿生活想像的複合式咖啡廳。
李冠樺表示:「眷村裡吃的多,逛的少,複合式咖啡廳剛好能增加豐富度。」走進店內,除了咖啡香,還能感受到空間中屬於眷村老屋的歷史痕跡與溫暖。

店內融合綠意植栽與木質元素,空間裡瀰漫著自然與溫暖的氣息。(攝影/Carter)
致日子是一個寵物友善的空間,店內就有一隻從中途之家領養而來的可愛店犬 Feebee,店外有一片草地,正是適合毛孩們自由活動的空間。
鑒於老闆夫婦與 Feebee 的緣分,致日子與浪貓中途之家合作,設有貓貓屋送養區,讓更多流浪的毛孩有機會找到溫暖的家。

喜愛毛孩的李冠樺,將店內打造為寵物友善空間,並設置貓貓屋,替浪浪找家。(攝影/Carter)

店外的草地,提供一個讓毛孩自由活動的空間。(攝影/Carter)
致日子更專注於手沖咖啡。精心挑選咖啡豆,並引進全自動手沖咖啡機,結合咖啡師的專業知識,確保每一杯手沖咖啡在風味與品質上皆穩定一致。

全自動手沖咖啡機精準模擬咖啡師的手沖技巧。(攝影/Carter)
季節限定的「西瓜挫挫」清爽可口,帶有西瓜與哈密瓜的果香,是夏日消暑首選;另有椰子糖、蘋果西打等特色手沖,各自散發獨特的清新風味。
招牌餐點「被咖啡廳耽誤的牛肉麵」,以牛骨為底的湯頭耗時四天熬煮,搭配炒製醬料,融合出介於清燉與紅燒之間的風味,濃郁卻不膩口,加上 Q 彈麵條與手工芹菜丸,口感層次堆疊,是令人回味無窮必點招牌。其他餐點也各有特色,如「剝皮辣椒豬肉水餃」、「沒有火鍋料的鍋燒麵」,以及炸得香酥的「炸湯圓」等,坐在帶有濃厚的眷村氣息老屋享用,體驗彷彿置身過去時光的熟悉日常。

在充滿新生的老宅中,來一碗充滿眷村味的「被咖啡廳耽誤的牛肉麵」。(攝影/Carter)

充滿芝麻香氣的炸湯圓。(攝影/Carter)
致日子不只是咖啡廳,更像是一種對生活的溫柔註解。
李冠樺笑說:「人生不論喜怒哀樂,終究要過下去,不如就認真對待每一天,把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這裡的每一天都不需太過特別,平凡中的珍貴卻令人細細品味。

店內的金句充滿生活哲學,也是致日子對生活的詮釋。(攝影/Carter)
致日子 TO DAY Coffee 黃埔二店
add 高雄市鳳山區西四巷37號
tel 07-7193820
FB 致日子TO DAY Coffee
IG today.coffee.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