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高雄復古牛排館2+:「鴻賓牛排館」、「新統一傳統牛排」,約會景點推薦、見證美軍駐臺歲月

「紐西蘭菲力牛排」肉質鮮甜,價格親民,是鴻賓牛排館受歡迎的主力菜色。(攝影/Carter)
上菜時鐵板滋滋作響的聲音,牆上一張張歲月累積的合照,「牛排」不只是西餐的代表料理,也是老高雄洋派生活的象徵之一。儘管城市風貌快速變遷,高雄老字號牛排館仍堅守鐵盤溫度,為顧客們敞開大門,保存美好生活的慢節奏。
玫瑰花、銀托盤,到鴻賓牛排館懷舊約會
走進創立於1978年的「鴻賓牛排館」,就像推開一扇時光大門,緣起於三位船務業者因熱愛美食而開設,優雅裝潢及美味餐點在饕客間打下口碑,成為高雄人記憶裡經典的約會餐廳。

服務人員手托銀盤,夾取顧客選好的配菜,展現親切、細膩的桌邊服務。(攝影/Carter)
負責人林信毅表示,鴻賓從創立至今始終堅持牛排「原型、原塊、原味」。從創店一路掌杓至今的行政主廚薛呈皇,嚴選食材、把關每一道料理,連醬汁也不假手他人——使用洋蔥與牛肉邊角料慢火熬煮,不加一滴水,全靠食材本身的甜味堆疊出層次。他說:「魔鬼藏在細節裡,職人精神就是沒有捷徑。」

鴻賓牛排館負責人林信毅(右)、主廚薛呈皇(左)堅持初心,帶給客人賓至如歸的用餐體驗。(攝影/Carter)

「美國冷藏肋眼牛排」油花分佈均勻,口感 Q 中帶軟,吃起來香氣撲鼻,且帶有嚼勁。(攝影/Carter)
除了吃牛排,店裡還能感受老派的浪漫氣息——每桌裝飾一朵嬌嫩玫瑰花、手持銀盤的桌邊服務,儀式感滿滿。還有薛主廚當年靈機一動推出的臺味小點「滷豆干」,源自客人想配點下酒菜,意外大受歡迎,成了必點的招牌菜。

鴻賓牛排館的低調奢華的陳設,讓人彷彿穿越時空回到6、70年代。(攝影/Carter)

滋味鹹香的「滷豆干」是鴻賓牛排館的招牌小菜。(攝影/Carter)
時常光顧的客人鳳姐笑說:「我和先生都念舊,這裡的味道和氣氛一直沒變,吃進肚子裡的也很實在。」對許多老高雄人而言,鴻賓牛排館是與親友、情人相聚的場所,也是城市充滿溫情的角落。想放鬆身心時,不妨來這裡慢慢吃、慢慢聊,享受彷彿老朋友親切招待的美好「食」光。
鴻賓牛排館
add 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23-4號
tel (07)271-8156
FB 鴻賓牛排館
屹立鹽埕一甲子,新統一傳統牛排
漫步高雄街頭,有些餐廳彷彿時間靜止的座標,「新統一傳統牛排」正是其中之一。創立於1967年,這間餐館見證了美軍駐臺、美式生活流行的歲月,時至今日,仍保留那份屬於老派西餐廳的優雅風采。

「頂級美國菲力」選用 Prime 等級牛肉,口感軟嫩,輕輕咀嚼就在口中化開。(攝影/Carter)

肉質 Q 彈細緻的龍虎石斑魚,是熱門餐點之一。(攝影/Carter)
承襲早年洋派飲食風潮,新統一以鐵板牛排搭配奶油蒜末,巧妙融合臺式風味與精緻西餐,負責人羅主為分享,鐵板上桌時的滋滋聲,是竭誠歡迎客人的開場白。令人驚喜的是,牛排底下鋪了滿滿蒜末,再添上一匙獨家豆豉辣椒,為西餐注入道地的臺味巧思。「我們不只是上菜,還能動手拌炒爆香,讓吃牛排變得有趣,也更難忘。」羅主為說。


服務人員貼心為顧客拌炒鐵板上的蒜末與豆豉辣椒,獨特滋味讓人一嘗就愛上。(攝影/Carter)
翻修後的餐廳空間展現古典風格,紅色帳幔、水晶吊燈、雕花鏡框,交織出復古華麗的氣氛,也喚起不少人初學西餐禮儀的回憶。餐廳延續一項溫暖的傳統──為壽星拍照並裝框贈送,這個貼心的小巧思,使許多家庭年年回訪,從熱戀情侶到三代同堂,一張張照片成了歲月的溫馨見證。

重新打造的餐廳內部,展現出古典華麗的風格,讓人有如置身於皇室宮廷。(攝影/Carter)
「我們的使命是守住老味道,也陪大家記錄生活的片刻。」來新統一與其說是吃牛排,不如說是在熟悉的香氣裡,重溫老高雄的風景與人情。
新統一傳統牛排
add 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31號
tel (07)551-1414
web 新統一傳統牛排館
FB 新統一傳統牛排館 Xin Ton Yi
│未成年請勿飲酒│
高雄「Co-Space 共室」打造融合美髮、咖啡甜點、小書店與質感選物的複合空間!體驗全新的療癒方程式

點一杯咖啡、選一個舒適的角落,享受與自己相處的療癒時光。(攝影/Carter)
一群熱愛咖啡、旅行、生活與分享的美髮人,攜手打造一處結合美髮、咖啡甜點、小書店、美甲、芳療美體以及質感選物的複合空間。「Co-Space 共室」不僅是一間髮廊,更像一帖身心放鬆的處方簽,讓人們帶著故事前來,找到嶄新的自己,重新出發。
共嗜與共識,傳遞好好生活理念
創業團隊聚集了美髮師,咖啡師以及擅長空間規劃的攝影師,早在成立「共室」之前,他們已在同一間髮廊共事近20年。5年前,正逢經營者易手,既是同事、又是好友,甚至像家人般的他們,決定攜手創業,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

「Co-Space 共室」的共同創辦人許嘉玲、張少玟 、羅沛晴、林欣穎(由左而右)。(攝影/Carter)
關於生活品味的感知,在他們還是小助理時期早已埋下種子,前東家的髮廊附設吧檯,提供美髮客人甜點和咖啡,並安排員工進修咖啡、紅酒等課程,這些養分啟蒙他們對美感生活的想像。夢想萌芽的初期,他們立即達成共識,從專業的美髮本業出發,集結大家共同的嗜好,以咖啡為平臺,讓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共處一室,髮型師張少玟溫柔地說:「我們希望透過共室,傳遞生活美學及好好生活的理念。」

「共室」座落鬧中取靜的永定街,猶如巴黎街角的小咖啡館。(攝影/Carter)
美髮與咖啡的療癒方程式
推開「共室」柚木色大門,彷彿踏進巴黎街角的小咖啡館,木作三角窗引進勻淨透亮的自然光,小圓桌搭配木椅或酒紅色絲絨沙發,描繪舒適優雅的休憩之所,挑一本二手書牆的選書,伴著咖啡香讓自己遺忘時間,細細感受生活的美好;2樓是寬敞明亮的美髮和美甲空間,那張灑落陽光的長木桌讓等待的家人好友也能放鬆自在,而隱藏一隅的美體包廂,為尋求深層紓壓的人提供私密的避風港。

明淨敞亮的美髮空間以木質調、墨綠皮椅和藤編傢俱堆疊優雅氣息。(攝影/Carter)
「共室」的美髮師們都有豐富的經驗,細心觀察並了解每位客人的需求,從臉型五官、喜好與生活型態著手,建議適合對方的髮型,張少玟說:「比起一昧追逐當季流行,我們更希望幫助客人找到自己。」美髮體驗不僅是外在的變化,也讓心情煥然一新,「共室」宛如解憂沙龍,為客人量身設計的同時,也陪伴他們面對自己的情緒,張少玟舉例,「頭髮傳達許多訊息,如果頭皮有狀況,可以推測對方最近可能睡不好或情緒緊繃。」曾有客人與張少玟分享,透過鏡子的反射與美髮師對談,更像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她接著說:「我們像是傾聽者,除了外貌上的改變,也希望能帶給客人一點心靈的力量。」
咖啡是另一種共同語言,體現「共室」團隊的生活美學,負責行銷與咖啡的許嘉玲熱切地說:「我們對美食與咖啡的熱愛從未間斷。」店內供應手沖咖啡、義式咖啡、茶飲以及用心製作的手工甜點,「雖然外型不花俏,但我敢說這是我們自己都喜歡吃的甜點。」無論肉桂卷、巴斯克乳酪蛋糕或戚風蛋糕,每一口都蘊含溫柔樸實、溫暖人心的風味。

隨季節改變口味的戚風蛋糕是店內受歡迎的甜點。(攝影/Carter)
共室,分享與交流的文化
「共室」不僅有巴黎咖啡館的氛圍,亦承襲文化沙龍分享與交流的精神,不定期舉辦各類生活及美學相關活動,除了分享造型及流行訊息,還辦過讀書會、頌缽與靜心、身心靈相關講座、手作課程、音樂表演等。

「共室」串連生活中關於美的事物,除了美髮與咖啡,美甲、美體、閱讀、工藝選物也在這裡蘊釀發生。(攝影/Carter)
有趣的是,不少講師都是「共室」的客人,熟識的客人曾在此舉辦野生動物攝影展,而目前駐店的美甲師和美體師也是創店初期的客人,張少玟解釋:「與客人聊天的過程,發現他們的專業,我們也鼓勵客人『共室』,在這個空間發揮長處,找到自己的可能性。」
在繁忙日常中暫時停下腳步,預約一次美髮體驗、靜靜品味咖啡香醇、或是欣賞一場音樂演出,在「共室」與生活的各種美好相遇,讓自信與愉悅的自己在此醞釀,重新綻放。

在「共室」與生活的各種美好相遇。(攝影/Carter)
│未成年請勿飲酒│
Co-Space 共室
add 高雄市苓雅區永定街168號
tel (07)722-0525
FB Co-Space 共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