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餐廳「The Seafood Bar」從荷蘭阿姆斯特丹進駐倫敦蘇活區!海鮮愛好者必嚐,經典英式炸魚薯條、海鮮拼盤…

倫敦,這座美食之都,匯聚了世界各地的美味佳餚。而在眾多餐廳中,The Seafood Bar 以其新鮮優質的海鮮和輕鬆愉悅的用餐氛圍,成為了海鮮愛好者們的天堂。

The Seafood Bar 源自荷蘭阿姆斯特丹。幾年前,這家備受讚譽的海鮮餐廳登陸倫敦蘇活區,將荷蘭人對海鮮的熱愛與英倫風情完美融合,從經典的英式炸魚薯條到精致的海鮮拼盤,從鮮美的生蠔到肥美的龍蝦,為倫敦食客帶來陽光和海風的氣息,品味海洋的饋贈。

說到倫敦的海鮮餐廳,能跟台灣媲美的真是少數,光是蛤蜊和明蝦的尺寸來看就遙不可及台灣的標準,不過或許因為地理環境的影響,不論是螃蟹,魚肉或貝類,滋味到底還是鮮甜!且吃得出餐廳別出心裁的手法,例如扇貝前菜加了西班牙香腸以及馬鈴薯泥和白玉菇,口感從綿密到咕溜,滋味從煙燻到甘甜,搭配鮮味爆錶的馥郁龍蝦濃湯,已經是滂沱的開場。

主菜的茴香酒煮海鮮是當天一大驚喜,一盆滿滿的紅蝦、蛤蜊、挪威海螯蝦和淡菜以微甜微苦的 Pernod 茴香酒醬汁蒸煮,這些海鮮本身味道鮮甜,而 Pernod 的茴香、甘草風味和滑順奶油質地完美襯托,同時為食材們點綴一分優雅層次,清新而獨特!喜歡炭火風味的食客則不要錯過海鮮總匯燒烤,鮮嫩多汁的飽滿蝦肉串在烤串上,經過簡單的烹調,保留了天然甜味和彈牙口感。魷魚應是快速炙烤熟成,口感柔軟卻有嚼勁。別以為就這麼結束,盤上的紮實鱸魚帶著微焦的脆皮表面,油脂豐富,另外還不能漏下肉質細膩的厚切鮭魚,經過煎烤後,外皮酥脆,內裡滑嫩多汁,所有海鮮相輔相成,加上明媚淡淡酸甜的番茄醬汁,一切非常完美。

The Seafood Bar 位於倫敦餐廳林立的蘇豪區,各國料理競爭極度激烈。但它成了此區不容小覷的佼佼者。身為海鮮愛好者的你可以列為口袋名單!
│未成年請勿飲酒│
The Seafood Bar
add 77 Dean St, London W1D 3SH, U.K.
web www.theseafoodbar.com/menu-en
延伸閱讀
倫敦 The Standard Hotel 頂樓景觀餐廳 Decimo 由米其林星級主廚開設主打墨西哥菜餚,舊政府大樓化身70年代復古風酒店

想了許多年,仍未曾踏上拉丁美洲的傳奇大陸,但當地的藝術、歷史遺跡和料理一直深深吸引著我。幾年前 The Standard Hotel 第一家海外旅館落腳倫敦,由 Shawn Hausman 以及英國當地的 Archer Humphrey 建築事務所共同打造,集合70年代復古懷舊和當代設計風格,充滿幾何元素,撞色的豐富設計品味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朝聖。旅館最上層,擁有傲人視野的景觀餐廳 Decimo 則由米其林星級主廚 Peter Sanchez-Iglesias 開設,主打墨西哥菜餚。

Decimo 凌駕於歷史建築之上,原來酒店的原身是舊政府大樓,肯頓區公所所在地,有著70年代著名粗野主義的毛躁和蠻橫感。在建築師的巧手下加上標誌性的紅色膠囊型電梯和頂樓以大幅玻璃打造的增建,整體來說可愛精緻了一些。

Decimo 餐廳以帥氣的雪茄色、木質和綠植為主題,披上紅與橘色的布料,一派永不凋謝的深秋感覺,背後充滿阿茲提克的藝術元素和幾何圖案。藤織的椅子,磚貼的火爐,這裡永遠熱情,永遠熱帶。點上一杯由苦艾酒、檸檬和橙花調製的梅茲卡爾雞尾酒,與復興哥德式樣的聖潘卡斯車站遙遙相望,開啟味蕾的饗宴。


酪梨沙沙醬(Guacamole)之於墨西哥料理就等於毛豆之於居酒屋,百點不膩,還能越吃越香。我喜歡的版本不用研磨至極度軟綿,但要有明顯的現摘香菜碎以及鮮榨的檸檬汁,一切不能預拌只能現做。塔可(Taco)包裹著不同餡料,有炸大蕉佐黑豆、豬頭肉和西班牙紅蝦的選擇。喜歡醃魚生 Ceviche 的人可以點上干貝或紅鯛,酸香誘人。澱粉控不過癮的人得試試西班牙必吃經典辣茄醬馬鈴薯(Patatas bravas),外皮乾脆,內則鬆軟。

主菜伊比利豬肉不用多說,大火炙烤的架勢在廚房落地窗外都能感受到溫度鎖住美味的魔幻。果然端上桌,極簡的擺盤,不用刻意多加什麼調味,軟嫩多汁的肉質飄著淡淡甜味的橡子香氣,是當晚的極品。飯後天氣若是許可,別忘記循樓梯踏上屋頂的露天酒吧!星空之下,絕佳的倫敦夜景令人一飽眼福。
│未成年請勿飲酒│
Decimo
add 10th Floor, 10 Argyle St, London WC1H 8EG, U.K.
tel +44-20-3981-8888
web www.decimo.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