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築必備特色「鐵花窗」,傳統工匠打造的時代美學
2021-07-18 19:00

隨著一九二○年代西洋現代建築傳入台灣後,「鐵花窗」逐漸出現在台灣的廟宇和洋樓街屋中,以黑鐵為材料,經由焊接、鍛造、彎折等公法,製作出鐵窗圖騰的民間裝飾工藝。

鐵花窗圖案完全來自工匠的靈感,其中以幾何或圓弧圖形最常見,也會有具象化的圖案,例如富士山、花葉、音符、水果、動物等,還會依據屋主的喜好,將鐵花窗做成屋主的姓氏,或是為喜愛音樂的屋主做成五線譜的圖案,各種造型背後蘊含著那個年代的生活故事。

一九七○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後,鐵花窗迅速在民居建築中流行,除了美觀之外,還兼具防盜功能,築成一道道隔絕人與外界的囚籠。

以鐵鑄成的美麗花窗,不僅是師傅以歲月彎鑄而成的工藝傑作,更是承載每戶人家美好歲月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