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嚐魯凱族的四季美味!屏東霧台部落廚藝學校 Sama食堂,一起捲起袖口當大廚

Sama 食堂主廚宋靜蕙原是台北知名飯店的義大利料理廚師,回到部落才開始跟隨長輩學習魯凱族料理,受到泰國廚藝教室的啟發,決定結合料理、手作體驗和旅遊,讓 Sama 食堂不只是一間部落餐廳,也是旅人專程到訪的景點。她又發現部落裡辛勤農作的婦女因中盤商剝削而賤賣蔬菜,「為什麼不能在餐桌上銷售自己的農產品呢?」這個大膽的想法讓靜蕙創立全台第一間部落廚藝學校。

既然稱為「學校」,當然不只靜蕙掌舵的 Sama 食堂,她積極串連每一家的隱藏版媽媽達人,為了克服沒有專業廚房的問題,鼓勵部落媽媽把樹下、石板桌當作廚藝教室,只教一樣自己的強項,短時間、高成就的手作體驗,搭配合理的收費,成功打響部落廚藝學校的名號。

遇見台灣田間的智慧!一同轉化餐桌上的美味
飲食是文化的體現,食材、廚具、調味料、料理方式都與生活息息相關。

廚藝課程從走進田地開始,學習辨認可食用的植物,採集新鮮菜葉,「種紅藜最忙了,1、2月播種時跟小鳥打架,3、4月生長期跟猴子打架,7月收成時田裏最需要壯丁,想追女孩就要到她家好好表現。」從助手小弟描述的產地四季,我們似乎也看見了族人生活。

Sama 食堂的澱粉、葉菜和香草都採收於自家田地,體驗內容跟隨季節微調,夏季小米收成,特色料理「阿拜 Abai」變成餐桌主角;冬季盛產芋頭,也許有口福吃到酥香山芋球。有時,獵人會帶來一點中高海拔山區的時令鮮味,例如馬告和桂竹筍。

一個指示、一個動作,拜師學做菜,抱著沈重的木杵敲打磨碎乾芋頭,用假酸漿葉子捲一個歪七扭八的吉那富,每個過程都輕鬆有趣,即使未曾下廚也能上手。

不一會兒,靜蕙已變出滿滿一桌好菜,烤山豬肉、紅蔾香腸、竹筒飯、樹豆排骨湯都是魯凱風味的當季呈現,靜蕙也不忘加入義式料理的專長,紅蔾烤雞沙拉就是獨家的清爽好味。最重要的,當然是自己動手做的吉那富和愛玉,小小付出讓一桌「原汁原味」感動加分。

開放式食堂迎來清爽山風,眼前山巒隨陽光雲霧變換,放慢旅行節奏,在Sama食堂的2個多小時,不僅體驗到魯凱部落的風味,也品嚐了族人熱情的滋味。
Sama食堂
add 屏東霧台鄉神山巷45號
tel 0972-168871
FB Sa Ma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