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城市觀察日記 ╳ 玖柒浣熊:承水汩汩流淌至今的 Koblenz
高處空曠清冷,每一陣風都是喧囂狂妄的,霧白的天際是夏天的尾巴,再浪漫的城也有它的寂寥。
河川與人群匯流,文化與故事由此而生。
Koblenz 源於古羅馬語,原意是兩河交匯,此處兩河所指為摩塞爾河與萊茵河,所造就的德意志角 Deutsches Eck 因此聲名大噪。她說要去這個城市的時候,我甚至不知道怎麼準確念出它的名字,也無法在腦中拼出這個單詞,只能煞有介事的點頭,回各自的房間默默查起資料,拼板定案指是一瞬間的事,事實上,也沒有什麼拒絕的理由,從法蘭克福出發甚至不用兩個小時的車程,天光下河水的流動,以及暮色裡的波光粼粼,光是想像便讓人沉醉。
屬於 Koblenz 的浪漫與詼諧
沿著摩塞爾河往德意志角方向靠近,沿途除了好幾座平凡無奇的橋,且一面是絕無僅有的河景,一面充滿特色的建築,讓人連漫步都興致不減,經過色彩相對鮮明的聖母教堂,展現巴洛克和哥德式融合的建築風格,很快走進老城區,令人眼睛亮的是許多小型立面雕像或門楣上的雕像、房屋外或圍牆上的彩繪,甚至是,地下道的孔蓋上都有著風趣的雕刻圖案,尤其雕像上的表情是那樣詼諧,似乎與德國的肅穆半點沾不上邊,偏偏又是這樣真實的存在此處,這份反差反倒讓人上心,留意其中透露對當代統治的嘲諷與無奈,走過三塊柏林圍牆後,很快便抵達群聚了許多人的德意志角,儘管許多撞名,如老城廣場、舊城區、聖母教堂,好似相同又其實有著可見的差距,因為與朋友散漫的閒晃著,腳程慢,因此能更認真將這個城市獨特風貌放進記憶中。與朋友跑去買了郵船的票券,趁著班次未到,於是決定先去乘坐纜車,一面走,我一面慢悠悠的從背包掏出紐結麵包覓食。
摩塞爾河 Mosel 與萊茵河 Rhein 交會的城市光
排在隊伍裡頭,後來手中握著纜車票券,後知後覺想起自己懼高,卻已經是騎虎難下的窘迫境地,我將手藏進外套口袋,仰頭張望纜車攀升的高度,這座橫跨萊茵河的纜車據說是德國規模最大的吊索纜車,確實看來是比過去搭乘過的摩天輪都要來得高,上了小小車廂,我正襟危坐的模樣讓朋友笑出聲,俯視著透明窗外的景致,所有房舍、船隻以及人們都在眼中越來越小,直到完整將德意志角收攏進目光中,名符其實的「角」且各州的州徽旗環繞,原先高大的青銅雕塑也越來越小,很奇特的,分明是那樣因為距離而縮小的紀念碑,卻因為他執劍騎馬的身影而仍然不減雄壯高大的意象,纜車節節攀升的最終目的地是對面山上的碉堡,埃倫布賴特施泰因城堡外一片近乎一望無際的草地,溫度合宜的風卻因為空曠而顯得強大,將我的頭髮吹得一團亂,無意走上觀景台,這個高度俯瞰的兩河竟讓人有些震懾,閃耀而平靜無波的河水汩汩流淌著,佔據空間的寬度,也代表了歷史的維度。
或許那裡真的是我的幸運所在
要重新回到出發地法蘭克福,離開前同住一個六人房的女生感到意外,怎麼只待了一天就離開,我突然想起朋友分享的今日運勢,一臉正經的胡謅:「因為我今天的幸運方向是東方。」,望著她詫異與不可置信的反應,我才趕緊笑著說是玩笑話,驅散了早晨的慵懶與分別的傷感,住在青年旅社便是如此,今日有人來,明日有人走,今日在此邂逅,明日又是相異的目的地,人與時間都是流動的。
從標誌性的歐元塔走到歌德故居大約五分鐘,大約就像去到上海要去張愛玲的故居一樣,來到法蘭克福就得去德國浪漫文豪歌德的住處,雖然沒有導覽的機器或人員,不過有詳細的英文介紹紙,倒是很適合喜歡有自己參觀步調的我,僅有在大學時期文學課讀過《浮士德》,但並不妨礙我滿眼新奇的看著詩人生活的空間,盡是屬於那個年代的裝潢設計、家具物品與一些畫作,寧靜平和的氛圍令人瞬間沉靜下來,看什麼都美好。我們在羅馬廣場長待一整個下午,挑挑選選著明信片,朋友選了一間啤酒店造訪,眼前除了人來人往的走動,中央矗立一座手持長劍與天秤的女神像,面朝著市廳,廣場四周環繞的是一排木筋房建築,是種難以言喻的紅色,總歸是逃不開鮮麗亮眼的形容,像極了童話,聽說聖誕節時也是在此有盛大的聖誕市集,沒由來便已經期盼起那樣的熱鬧歡騰與張燈結綵。對日子的一點期待讓我能一步步走到此時此刻,走到此地。
│未成年請勿飲酒│
德意志之角 Deutsches Eck
add Koblenz, Rhineland-Palatinate, Germany
tel +49-261-19433
web www.visit-koblenz.de/sehenswuerdigkeiten/deutsches-eck
埃倫布賴特施泰因城堡 Festung Ehrenbreitstein
add 1, 56077 Koblenz, Rhineland-Palatinate, Germany
time 10:00~17:00
歌德之家 Großer Hirschgraben
add 23-25, 60311 Frankfurt am Main, Germany
time 10:00~18:00,週四至21:00。
web frankfurter-goethe-haus.de
ISFJ 人,興趣追星,專長流浪,喜歡文字紀錄。曾以暖暖筆名於商周與要有光出版小說。曾前往德國交換留學,輾轉流浪,見過人性善良,也遇過人性生變,努力與自己和解,仍熱愛每一場奔赴,喜歡寫下途中的相遇,但一生摯愛是布拉格。
IG __rover97s
web 方格子vocus.cc/user/@silvia80169
流浪城市觀察日記 ╳ 玖柒浣熊:散步人眼裡的首爾
經常被詢問韓國有什麼好玩的、妳去韓國都吃什麼好吃的,這樣的問題就像是問我台中要去哪裡玩,只剩下傻笑和語塞,回頭恍然,曾幾何時,於首爾的漫遊變成日常視野,不期待不張揚,不汲汲不追趕,於是,隨處都是有趣。
旅行的事事都能規劃,相遇不行,正是如此顯得彌足珍貴。
疫情趨緩,邊境解封,八個月內我往返首爾三次,仍然沒有辦法準確回答,曾經笑鬧著坦言,如果不是對演唱會活動的熱愛,無法支撐我每回急急忙忙的奔赴。有人喜歡首爾的流行,不論美妝精品或是文創小物;有人喜歡首爾琳瑯滿目的商店,不論是饕客餐廳或特色咖啡廳,同樣也有人認為,這些與台灣的城市文化相差無幾,有滿載而歸的人,也一定存在著想像現實落差的人。對於我,漫步首爾街巷這件事變成日常模樣,也許城市文化毫無新意,但是,慢下了步伐,我發現決定旅行意義的還有一顆有趣的靈魂。
最溫暖都是計畫之外的人文
因緣際會認識開設服飾店的韓國姐姐 Hodu,Hodu 姐姐嫁給台灣男生也在台灣生活一段時間,起初會好奇姐姐感受到的文化差異,對我們來說難以忍受的溼熱天氣竟然不值一提。姐姐笑著說起:曾經半夜跟男朋友吵架後跑去超商,超商店長大叔請吃熱狗的趣事,認同台灣人文風景的同時,也承認確實韓國人偏向冷漠,下意識的點頭,卻同時有許多樁瑣碎的經歷,像午後細掃的陽光,墜進腦中。
幾年前,我與朋友在韓國地鐵站內盯著手機在確認路線,路過的阿伯和藹親切地詢問我們要去哪,並主動給予幫助;也曾經在體感零下五度的冬天,穿著韓服跑去景福宮拍照,途中為了拍照買了乾燥花,花店奶奶拉著我們的冷到僵硬的手,頻頻擔心我們太冷,估計是全是在預期之外的善待,在心裡留下較深的痕跡。五月在首爾再次收穫比初夏陽光溫暖的善意,被看似簡單的地鐵路線指引,卻是困在轉乘大站,我盯著牆面上的舊公告,拼拼湊湊的猜出,可能是因為前段時間疫情關係班次減少,困擾的發現,下一班車要等一個多小時,一時間竟不知道能選什麼路線。
逡巡在原地,仍是不可置信這段文字是自己理解的意思,一邊巡視的站務員在與我對視幾次後終於開口,證實了下班車的時間,他緊接著訊問我目的地,由於沒辦法自信的說出韓文,我默默遞手機給他,然而螢幕的字他看來吃力,擺弄許久也沒能放大,利用自己的手機翻拍才看清,他不厭其煩地與我講解,韓文與英文夾雜著,一面帶著我前往月台,踩著輕鬆的腳步跟在他身邊,抬手用指背蹭蹭鼻子,尷尬之餘,還有滿滿的感謝。就像我當初認為德國人都是嚴肅且不苟言笑的性格一樣,所有印象打破的當下彷彿突來的撞鐘,是會留下長久餘音的悶響。
帶著好奇,儘管有時候顯得笨拙
從大學時期開始首爾的自助旅行,跑遍時尚流行聚集的弘大梨大,逛過價低的永登埔地下街,不只一次穿著韓服走過古色古香的北村韓屋村,充滿幹勁與熱忱的汲汲奔走於所有「首爾必去」景點,某一個瞬間,心底點點竄出無趣的想法,不再試圖將行程填滿反而讓旅行有別樣的轉捩。一個城市街區的沒落與興起也許微不足道,但是,座落其中的建築、商店與街景卻處處彰顯著它的歷史與轉型。聖水洞於1990年代是一手工製鞋和小工廠聚集的地方,不過隨著機械的發展,手工業逐漸被取代,相比繁榮熱鬧的弘大梨大與東大門,聖水洞越發沒沒無聞。
初次走進聖水洞的契機很孩子氣,不過是為了光顧偶像經營的咖啡廳,意外的開啟對這個地方的好奇與著迷,有著「首爾的布魯克林」之稱的聖水洞,與紐約的布魯克林一樣過去都是舊倉庫等的聚集地,逐漸蛻變成新興藝術家努力進駐與創造的區域。
如由舊工廠改造逐漸聞名的「聖水聯邦」,結合各類餐廳、選物店與文具店,也有因為期間展覽逐步興起的 SFACTORY,撇除複合式的文化空間,我更喜歡聖水區內錯雜的街巷,每一處都像是精心設計的商街風格,卻各有特色,雜揉新意與傳統,有令人噗哧一笑的創意店名,也有別出心裁到令人找不到店門的餐廳,我與朋友傻氣的徘徊在建築物外許久,還不忘裝出若無其事地從容模樣,二樓是大片的落地窗,怕自己顯得過分好笑。最後終於找到門口、結束午餐下樓,我們繞著門拍照記錄,正巧碰上也找不到門的學生情侶,我與朋友相視一笑,抿了唇收斂笑容,輕聲指了門的所在。
是你知道的咖啡廳嗎
咖啡文化深植韓國,上班族或大學生經常人手一杯,韓式咖啡店的風格也席捲台灣,疫情緣故方崛起外帶咖啡,原先與現在疫情趨緩後,大多韓國人還是喜歡享受咖啡廳的聚餐,他們並不會在餐廳停留太久,會找咖啡店聊天消磨時光,這是他們重要的社交休閒。遇過稍微不適應的是,韓國的外帶與內用規則有非常明確的切割,曾經怕喝不完選擇外帶杯內用卻被拒絕,也聽朋友說過她點了外帶杯,但是去了趟廁所便被質疑是不是以外帶點餐但偷偷於店內飲用,爭執許久。韓國的咖啡廳大多不限時,且有外帶價格與內用價格的價差,這項規則便會踩得相對強硬,與台灣截然不同。
聖水聯邦 성수연방
add 14 Seongsui-ro 14-gil, Seongsu-dong 2(i)-ga, Seongdong-gu, Seoul, South Korea
time 10:30~21:00,各家店有可能相異。
web sites.google.com/view/ssyb
聖水閣樓餐廳 성수다락
add 20 Ttukseom-ro 9-gil, Seongdong-gu, Seoul, South Korea
time 11:30~21:00
web www.instagram.com/sungsu_darak
玖柒浣熊
ISFJ 人,興趣追星,專長流浪,喜歡文字紀錄。曾以暖暖筆名於商周與要有光出版小說。曾前往德國交換留學,輾轉流浪,見過人性善良,也遇過人性生變,努力與自己和解,仍熱愛每一場奔赴,喜歡寫下途中的相遇,但一生摯愛是布拉格。
IG __rover97s
web 方格子vocus.cc/user/@silvia80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