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er luxe 奢遊 祕旅

為植物量身訂製保養品!「1% nutrition 植物關鍵」打造都會植栽生活美學,開啟永續綠經濟

2025-03-13 15:00
text 李瑰嫻/攝影 李瑰嫻/圖片提供 永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責任編輯 王蕎甯

(攝影/李瑰嫻)

保養品/1% nutrition 植物關鍵/楊修華/高雄

「1% nutrition 植物關鍵」執行長王至敏打造植栽保養品,開啟永續綠經濟 。(攝影/李瑰嫻)

就像人的肌膚需要保養,植物也需要適當的營養來維持健康。高雄「1% nutrition 植物關鍵」執行長王至敏,從投資顧問轉型為植物保養專家,透過天然的植物營養精華,顛覆傳統對「肥料」的印象,讓植栽保養成為一種時尚生活風格,不僅為傳統產業開創了綠色商機,也讓台灣的農業創新實力被世界看見。

精緻的小綠瓶,搭配優雅的玻璃滴管,乍看之下彷彿是高級護膚品,實則是為植物量身打造的營養補給品。「1% 植物營養精華」由王至敏與團隊歷時數年研發,蘊含能讓室內植栽健康繁盛的專屬配方。

1% nutrition 植物關鍵創辦人王至敏,畢業於輔仁大學財經法律學系,並於澳洲雪梨大學商學院取得碩士學位。曾任澳洲生技公司投資顧問,憑藉敏銳的市場洞察,精準掌握疫情期間崛起的「綠色宅經濟」趨勢,並積極投入相關領域。她兼具理性與感性,重視數據與科學驗證,同時珍視植物帶來的情感價值。她希望品牌不僅傳遞專業,更詮釋對生活的講究——讓每株植物健康茁壯,成為空間中最有溫度的存在。

保養品/1% nutrition 植物關鍵/楊修華/高雄

相較於傳統肥料,「1% 植物營養精華」專為都市綠植打造,天然植萃養分,提供更符合現代生活的植栽養護方案。(攝影/李瑰嫻)

「我本身也蠻喜歡植栽,特別是有不同紋路的觀葉植物。」她笑著說:「在工作中接觸了一些園藝廠商,發現除了植物本身,還有一系列周邊的養護商品,讓我不禁好奇,為什麼台灣沒有這樣的商品?」

她觀察到澳洲消費者在購買盆栽時,通常會一次買齊植物、花盆以及養護產品,於是王至敏決定返台創業,針對現代生活中的綠植設計專屬的養護產品。過去園藝養護總讓人聯想到「肥料」,但隨著綠植成為講究生活品味的都會新寵,王至敏將品牌定位為「植物的精華液」,包裝採用新澳式風格,強調產品的實際效果,讓照顧植栽變得輕鬆又充滿儀式感。

保養品/1% nutrition 植物關鍵/楊修華/高雄

「1% 植物營養精華」外觀如高級護膚品,是植物的專屬營養液,可快速啟動植物的生命力。(攝影/李瑰嫻)

她與研發團隊攜手合作打造天然植物營養精華,並於2023年正式上市。為提升品牌知名度,她邀請綠植達人與生活部落客親身試用,讓茂盛生長的植物為產品代言。最終,該產品在募資平台成功募得三百萬元,驗證了市場潛力,也為她帶來極大信心。

植物/1% nutrition 植物關鍵/楊修華/高雄

讓植物走進生活,打造屬於自己的綠意角落。(攝影/李瑰嫻)

「許多人買了植栽回家,卻不知道該怎麼照顧,導致植物枯萎。其實大多數植物不是因為缺水或營養不足而枯死,反而是因澆水過多被淹死,或是施肥不當影響生長。」王至敏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她針對室內盆栽研發專屬配方,幫助植物從內到外打造健康的體質。她解釋道:「就像人補充維生素一樣,可以促進營養吸收和生長。而且很多人家中有幼兒或毛小孩,零汙染的天然植萃配方,對孩童和寵物無負擔,也不會招來蚊蟲或產生的異味。」

保養品/1% nutrition 植物關鍵/楊修華/高雄

「1% 植物保養噴霧」 以噴霧方式透過葉片補充養分,就像在幫植物敷面膜。(攝影/李瑰嫻)

不同於傳統農業科技產品,王至敏從都會生活的角度出發,帶領團隊研發出更符合現代人需求的植栽保養方案。她推出了懶人升級版「1% 植物營養精華」與「1% 植物保養噴霧」,讓養護變得簡單,從根系到葉片全面呵護,讓對植栽有興趣的新手也能輕鬆晉升為「綠手指」。品牌粉專也打造成活躍的綠植社群,並提供「植物健診」服務,協助植物愛好者解決各種養護疑難,並分享種植知識,讓每個人都能在家中打造屬於自己的綠意角落。

以臺灣為立足點,王至敏積極拓展海外市場。「1% nutrition 植物關鍵」登上亞馬遜商城,將台灣本土產品推向國際。創業與家庭同步展開的她,在懷孕期間仍四處奔波,參加各大國際展會。照顧2歲長子,同時即將迎來第二個孩子的她,經常得「左手拿奶瓶、右手遞名片」成了她的日常,每天行程滿檔,但對於熱愛的事業,她樂此不疲。「我本身就是工作狂,懷孕的確辛苦,但很多事必須親力親為,停不下來。」她笑說。

人物合照/1% nutrition 植物關鍵/楊修華/高雄

王至敏布局海外市場,在高雄市政府青年局與外貿協會支持下,積極參與海內外展會。(圖片提供/永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環繞在辦公室的各種觀葉植物,既是她的創業夥伴,也是最好的療癒支撐。無論工作多麼繁忙,只要親手澆水、觸碰嫩葉的生長脈動,壓力似乎都能隨之舒緩。「ESG 議題越來越受重視,我希望植物營養解決方案能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力量,讓每個人在家中都能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綠意角落。」王至敏說。

讓植物走入生活,王至敏期望串聯永續價值與都市園藝,使種植變得更簡單有趣,也為都市生活美學帶來一場綠色革新。

1% nutrition 植物關鍵
web www.onepercent.com.tw
FB 1%nutrition植物關鍵 

延伸閱讀

開箱高雄鳳山蘆葦陶工作室,體驗手拉胚與手捏陶藝課程,透過手感自然溫暖陶冶心靈

2025-02-15 09:00:00

2025過年祈福創新意:旗山新銳書法藝術家楊修華打造「黑色幽墨書法藝術工作坊」,多款 Q 版春聯、紅包袋等商品一次看

2025-01-15 09:00:00

蒐羅高雄港都 Fine Dining 餐廳春季菜單!方蒔 the FRONT HOUSE、新派法餐 MÚO,用五感細品春天氣息

2025-03-05 15:00:00

入住高雄日航酒店玩話題踩點:迎來首位國際巨星 Rain 演唱會、南台灣音樂盛事「大港開唱」、櫻花季…

2025-02-17 15:00:00

開箱高雄鳳山蘆葦陶工作室,體驗手拉胚與手捏陶藝課程,透過手感自然溫暖陶冶心靈

2025-02-15 09:00
text Winnie/攝影 Carter/圖片提供 蘆葦陶 Luwei pottery/責任編輯 王蕎甯
體驗場景圖/蘆葦陶/高雄

根據蘆葦老師觀察,喜歡拉胚的人通常喜歡工整、正圓的事物。(攝影/Carter)

製作陶藝的過程充滿專注與共鳴,彷彿進入一個自我忘我的「Me Time」。無論是運用轆轤(陶輪)拉胚製作杯、碗、盆等器皿,還是以雙手捏塑陶土,這一刻的創作過程不僅能培養耐心,還在平緩的節奏中細膩地滋養了對藝術美感的深刻體悟。

迎接疫情挑戰,勇於轉型創新

蘆葦陶工作室位於高雄鳳山,這個簡約的小空間散發著陶藝的寧靜氛圍。為了傳承陶藝創作的初心,創辦人盧彥瑋(蘆葦老師)與陳于安(于安老師)在此開設了手拉胚與手捏陶藝的體驗課程。

場景圖/蘆葦陶/高雄

盧彥瑋、陳于安畢業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對陶藝創作充滿理想與熱情。(攝影/Carter)

兩人皆畢業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畢業之後一起投入陶藝相關工作與創作至今已有7年多的時間,即使面對疫情衝擊,他們仍按照既定計畫返鄉成立蘆葦陶工作室。蘆葦老師表示:「疫情其實是蘆葦陶一個非常重要的轉型關鍵期。」

原本以生活陶創作及體驗課程為主的工作室,因疫情期間無法開課,他們轉向結合室內綠植的陶藝盆器設計,而多數陶友也是透過盆器認識「蘆葦陶」這個品牌。

場景圖/蘆葦陶/高雄

蘆葦老師嘗試將陶藝結合植栽,也因此培養出收藏塊根植物的嗜好。(攝影/Carter)

特色創作,教學相輔相成

蘆葦草的花語是「堅毅不拔」,它能在惡劣環境中生長又能淨化環境,蘆葦老師解釋:「雖然外觀普通,但是和我們想要訴求的形象類似,低調且不屈不饒。」工作室窗檯邊擺放著小盆栽琳瑯滿目,嘗試將陶藝結合植栽,喚起人們重新感受觸摸自然的溫度。

場景圖/蘆葦陶/高雄

從初期版畫風格到如今專注在鑽研盆形、雕刻和肌理上,能看出蘆葦陶不同時期的風格轉變。(攝影/Carter)

蘆葦陶的兩位老師既各自獨立又相輔相成,他們在陶藝創作中展現不同風格。蘆葦老師作品著重曲線,從火焰延伸的表現手法,創造出帶有奇異生物感的線條;于安老師則深諳岩石、創作出層岩系列代表作,平凡沉穩的氛圍,深受喜愛。

儘管手作陶藝屬於相對小眾,蘆葦和于安兩位老師仍堅守專業,「手」著這份具有歷史及文化價值的傳統技藝。

場景圖/蘆葦陶/高雄

由於塊根植物本來就長得很有個性,若盆器顏色五花八門容易失焦,于安老師觀察後,發現植物陶友還是最喜歡黑色。(攝影/Carter)

為了提供初學者來完整地認識陶藝,工作室更開設「一人即成團」手作課程,蘆葦老師主要教導拉胚,于安老師則是手捏體驗。「相較市面上課程多以孩童為主,我們的陶藝課程是專門為成年人量身打造。」于安老師特別解釋,對於忙碌的上班族或長期專注育兒的家庭主婦,學習陶藝反而是一種舒壓,不但可以享受和自己對話的時間,同時還能帶來療癒感。

體驗場景圖/蘆葦陶/高雄
體驗場景圖/蘆葦陶/高雄

拉胚體驗課程時間約1小時,學員需要跟隨蘆葦老師的指導,逐步完成作品。(上:攝影/Carter、下:圖片提供/蘆葦陶 Luwei pottery)

體驗場景圖/蘆葦陶/高雄

手捏教作課程時間約4小時,節奏比較平緩,很適合想要和自己對話,讓自己放鬆的人來體驗陶藝手作。(圖片提供/蘆葦陶 Luwei pottery)

陶藝新創品牌名揚海外

南臺灣最具指標性的潮流盛事——第五屆「高雄時尚大賞」近日圓滿落幕,賽事獨特的「山稜系列」獎座,就是由蘆葦陶所設計,為比賽增添亮眼的藝術氣息。

場景圖/蘆葦陶/高雄

山稜系列為蘆葦陶代表作之一,深受許多外國收藏家喜愛。(攝影/Carter)

儘管蘆葦陶於2020年才剛成立,但其獨具特色的藝術盆缽創作風格,已迅速在陶藝界嶄露頭角。作品不僅受到美國、澳洲、日本、韓國及香港等地收藏家的青睞,還被國際企業選為贈送歐洲客戶的首選藝品,並入選2022年國際咖啡杯大賽及第四屆臺灣陶藝獎。

兩位創辦人始終保持低調行事,但在陶藝領域的深耕與卓越成就,無疑展現了他們卓越的實力與遠見。

蘆葦陶
add 高雄市鳳山區民生路117號
FB 蘆葦陶 Luwei pottery
IG luwei_pottery
note 拉胚、手捏體驗課程僅可預約週六、日下午。

延伸閱讀

2025過年祈福創新意:旗山新銳書法藝術家楊修華打造「黑色幽墨書法藝術工作坊」,多款 Q 版春聯、紅包袋等商品一次看

2025-01-15 09:00:00

蒐羅高雄港都 Fine Dining 餐廳春季菜單!方蒔 the FRONT HOUSE、新派法餐 MÚO,用五感細品春天氣息

2025-03-05 15:00:00

入住高雄日航酒店玩話題踩點:迎來首位國際巨星 Rain 演唱會、南台灣音樂盛事「大港開唱」、櫻花季…

2025-02-17 15:00:00

高雄「Co-Space 共室」打造融合美髮、咖啡甜點、小書店與質感選物的複合空間!體驗全新的療癒方程式

2025-02-05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