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日本代代工匠居住的老町家 TAWARA 庵,展開一場深度京都旅遊!

打破常識完整保存的工匠之屋,曾保護代代為天皇所用的巧手。常駐百年京町家,走逛古匠人聚集區的四六時中。


細長的木格子整齊排列,從外頭一時之間看不出格子後的風景。即使走進想看清內部,也如同窺見籠中,只能自細窄縫隙探些內景,但從格內往外看卻能把外頭看的一清二楚。這是京町家原始的防盜系統,在門窗裝上格子保護隱私。就算不知道格子的用意,木格窗營造出的氛圍,也是京都街道上不可少的京元素。

走在舊錢湯與新大樓交錯的烏丸住宅區裏,TAWARA 庵的木格門為街道僅存的一點古風。旅館整體內斂的氣場,若不是門外的紫色門簾,想必不少旅人照著地圖走也難免錯過好幾回。

門後的細廊通往歷史百餘年的老町屋。老町屋原為印章工匠代代生活的場所及工作室,陪伴匠人在屋內的次次水洗刻磨。接下京都皇族刻製國璽請求時的喜悅,隨著遷都、時代慣習而沒落的身影,都曾在這京町家真實上演,流為歷史。

旅館法中一定面積以上需全換成防火材的規定,是老町屋面臨整間拆除的最大危機。而拆除部分結構縮小面積的天來一筆,讓老町屋在非常識處理下順利轉身為旅館 TAWARA 庵,以不同身分繼續屹立。

意趣各異的東西館
活用京町家構造細長挑高的特徵,旅館 TAWARA 庵將同棟建築分為東西兩館,又各隔成兩層樓。前半段的東館以竹枝及原木組織純日式風格裝潢內部,活用町家格子的特性盡可能將現代化的家具用品藏在一扇扇木格門後,再放上木屏風與古木櫃維持京町家內的古風。

一樓浴室外的小簷廊以及二樓眠床外的小陽台是東館望自然休憩的唯二角落。一樓的內庭即使面積不大卻富含庭園意趣,適合滴滴答答的小雨天坐在簷廊上看雨水的重量落在葉面上,逐漸浸濕了的葉片也開始跟著雨滴舞動,此起彼落的搖擺惹人憐愛。

後半段的西館則融合日式與西式,構成最多可容納10名入住的寬敞空間。住在這裡就像是探險般,令人忍不住打開每一扇門,看看門後到底又有什麼秘密空間。空中根根分明的梁柱,在燈光照明下更添丰采,像是房內專設的町家博物館,可近距離觸碰京町家紮實的結構。整體類樓中樓的設計,讓在二樓睡房裡的人們也能恣意跟一樓的同伴相互打招呼。

在宛如家庭劇院的西式客廳旁,大片落地窗將青苔與砌石妝點的外庭綠意帶進室內。每到有風的日子,只要推開玻璃門,就能聞到庭院內的清新,以及牆外另一頭幼稚園裡孩童的嬉鬧聲。緊鄰客廳的和室是這裡主要用餐談天的場所。和室內貼心地擺有幾張懶人椅,吃飽後就能舒服躺著休息。

走逛匠人曾留駐的街道
由於 TAWARA 庵位於熱鬧的烏丸一帶,不僅交通方便,也是過去許多為宮廷所用的匠人居住的地方,即便只是在街上閒晃,也會突然撞見另一座京町家,或是步入幾百年特殊工藝的展場。因此不少旅人選擇連日住在此處,在遠征京都其他地方之餘,偶爾也會參考房內準備的特色美食地圖或景點導覽,步行感受這區域白天黑夜不同的模樣。


考慮到這點的旅館基本上不供餐,並在東西兩館都準備設備齊全的簡易廚房、洗衣機與烘衣機,鍋碗杯具甚至洗衣精都不用額外付費租借。懶得出去吃的時候,旅館也提供事先預訂早、晚餐的服務。只要待在房間裡,店家就會將整套食材跟鍋具搬到餐桌上,為您烹煮最鮮嫩的黑毛和牛壽喜燒。和牛的甘甜與醬汁的鹹儼然是個偷飯賊,令人忍不住連續好幾碗粒粒分明又 Q 彈回甘的白米飯。早餐可選擇自製熱壓吐司或享用日式豆皮鍋套餐,再用房裡的咖啡機為自己泡一杯咖啡。


有如在京都的家一樣,即使帶的衣物不多也可以長期停留。在代代工匠居住的老町家裡,深度京都旅遊才正要開始。

│未成年請勿飲酒│
たわら庵
add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区富小路二条下ル俵町190番地
time Check-in 16:00~20:00,Check-out 11:00。
tel +81-(0)75-468-1417
web www.risshisha-group.com/list/tawara_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