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迎10週年:4大特展、超過15個店家響應、系列活動搶先看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簡稱木博館)為慶祝成立10週年,於5月17日至25月推出「拾年有承、工藝之城」系列活動,不僅一次展開《大溪藝能事務所》、《小孩浴場-木育遊戲場》等4大特展、超過15個店家響應串起的體驗串遊,並於5月17~18日規劃《PLAY in MUSEUM PARK》開幕活動,邀請民眾一同前來大溪、遊戲於工藝中,感受博物館、自然綠地與生活街區融合的生活工藝理想地,在創新思維激盪下的年度盛宴。

大溪藝能事務所等4大特展,從「拾年有承」走向「工藝之城」
成立於2015年的大溪木博館,是由座落在大溪老城區13棟歷史建築以及在地居民所組成的生態博物館,創館10年之際,木博館以「拾年有承,工藝之城」作為館慶命題,象徵從一雙「手」到眾人之「合」,以開放包容之姿「承」接每一位到來訪者,藉此帶出未來10年工藝之城美意,亦透過一系列的展覽和活動規劃,帶領大眾走入大溪生活工藝的日常風貌。

館慶一次推出的4大特展包含「大溪藝能事務所 Woodcraft Wonders」、「小孩浴場-木育遊戲場」、「大溪100問-木博館10週年特展」、「粼粼時光展-Metime 美好時光」,其中「大溪藝能事務所」以隱身在神秘山城裡的一群奇能藝士為題,展覽如同翻閱一本「大溪工藝異能者大全」,讓觀者直觀地認識這些工藝後繼者,不僅揭開這些神秘藝能者的奇幻面紗及其能力屬性,更可在現場親自接觸到這些身懷絕技的藝師們!


而位於壹號館旁的「小孩浴場-木育遊戲場」,是最新開放、再利用歷史建築大溪國小日式宿舍,結合木博館長期推動木藝教育深耕基礎,專為2至8歲孩童規劃的木藝主題遊戲場與故事劇場,透過主題空間的美感與趣味性,引導孩子們從小浸潤於木工藝所營造的溫潤氛圍中,培養對材料與工藝的感知力與想像力。



開幕週限定:3大主題 ╳ 10間體驗小屋,一起 PLAY in MUSEUM PARK!
開幕週限定活動「PLAY in MUSEUM PARK」,以壹號館與溪小宿舍為核心,串聯周邊木平台與公園綠地,打造3大主題場域:「PLAY in Woods」、「PLAY in Crafts」、「PLAY in Arts」。現場結合自然、手作與感官體驗,邀請在地與台灣風格品牌如山傑號竹工、KAPLA®、產房、拾木商行、笑班、CANJUNE 肯園...等打造如竹屋、積木屋、繪畫屋、香の木博物館等多間體驗小屋及11場超有趣體驗工坊,透過生活工藝與木育教育的實作體驗,打開大人小孩參與文化、體驗工藝生活的全新視野。

「PLAY in Woods」則由超人氣《BUBU 跳恰恰》手作木飛車領銜,現場搭起長達9米的飆速軌道,搭配木車手作區和補給站,運用木藝餘料與自然素材,邀請大人小孩都可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木頭小車,現場即可試跑進入飛行測試!

穿梭在博物館群、草地野餐,還有各式有趣的工作坊,「PLAY in MUSEUM PARK」不僅是一場博物館的派對,更是一座文化與生活的橋樑,展現木博館作為生活工藝基地的實踐能量與未來潛力。


15+街區響應走讀/活動,全城歡慶的交流派對
館慶期間(5月17日至25日),大溪木博館以「壹號館」為起點,歷史廊道上的「武德殿」、「藝師館」、「工藝基地」以及山城中的各個體驗熱點,搭配一系列大人小孩皆能樂在其中的手作體驗、走讀導覽、週年慶特惠活動等,不論是與文資修復相關展覽《蘭室回春術—關於修復這件事》、《修護相談室》或是探索街區上各個店家、體驗各種輕鬆入門的木作小物製作及帶走週年慶響應商品組合或好吃的食物等,整座大溪山城都將以最誠摯的態度,接待各地來訪的旅人。
這是一場為期兩週、舊雨新知相聚的溫暖盛會、也是生活工藝的體驗慶典,引領眾人再次認識與體驗大溪工藝之城嶄新風貌,詳細活動資訊請上「大溪工藝之城」、「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活動網站及社群粉絲專頁查詢。

PLAY in MUSEUM PARK 博物館裏的公園派對
place 木博壹號館(桃園市大溪區中正路68號)周邊戶外腹地
date 2025/05/17~2025/05/18
time 11:00~17:00
拾年有承——大溪木博館10週年館慶 系列活動
date 2025/05/17~2025/05/25
FB 大溪工藝之城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IG woodcraft.daxi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群新館「大溪創生館」:推出常設展「大溪知己」、在老城裡創造一座「會思考的博物館」

進入博物館的體驗,在當代能有什麼樣的詮釋與可能?一直致力推動生態博物館精神的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群,即將迎來又一新館——「大溪創生館」,並以「大溪知己」作為開館第一檔常設展。期許成為一座「會思考的博物館」,希望為大溪注入進化型的文化體驗!

大溪創生館的建築由有「建築詩人」之稱的簡學義建築師所設計,整體以「未來創生於傳統」為設計理念,使用現代建築形式,在極簡風格當中以玻璃帷幕牆融合大溪老街的牌樓立面元素、並以頂層木屋架的設計詮釋經典的木藝文化,讓傳統、現在與未來在此疊加融合,也猶如一座公共藝術品,展現大溪文化的新風貌。

常設展「大溪知己」則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與衍序規劃設計共同打造,籌備歷時超過2年。以關鍵字「知己」作為概念出發點,帶領觀者用不同的人物、時代、視角,進入一場「與大溪知己」交朋友的探索之旅。不僅有很多新思維融合史料的巧妙呈現,記錄在地當下發生的生活紀錄,衍序更與數位體驗設計團隊叁式 Ultra Combos 聯手訓練了一位熟識大溪歷史風土語言的人工智慧館員「DaxiScape」,帶領人們見識觀展互動的新可能,也讓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耕耘已久的生態博物館精神能以嶄新且更靈活的形式延續。

打造「鮮活有機」的常設展!透過「大溪知己」展,讓每個人都變成大溪的知己
「大溪知己」常設展以「知己好友」、「知己履歷」、「成為知己」、「知己 Plus」4個展區構成,4個命題各有對大溪的不同探索。

首先從「知己好友」啟程,大溪在地好友們化身為 YouTuber 帶路,引導觀眾認識改變大溪的行動者們:透過影片、生活物件、特報形式,講述這些大溪在地好友們的故事,並由他們引領大家深入體驗在地生活。「知己履歷」則以大溪城市變遷大事紀為主角,說明形塑大溪的各種關鍵時刻,透過景物今昔對照,呈現彼時與此刻,感受大溪每個當下的改變。「成為知己」打開了「大溪學」的背後資料庫,由大溪資料庫訓練而成專屬大溪的人工智慧館員「DaxiScape」也在此,邀請大家一起創作出大溪的想像風貌,持續體驗創造與學習。而最後的「知己 Plus」則展示大溪在地好友們的作品,看他們如何表達大溪、展示大溪,讓更多人感受大溪;每位來到大溪的訪客,都可以與這些大溪知己共同學習、交流,實踐生活中的文化行動。

延續生態博物館之精神——「大溪人的生活即是收藏。」在展中回溯過去大溪構成的軌跡,同時看見當下此刻在地人的生活文化,也在參與展覽的過程中為明日的大溪留下紀錄⋯⋯鮮活的「大溪知己」展,不只讓人們在展覽當中知悉大溪,也正在發現這座老城的新可能。

一種共創想像的互動實驗,前所未有的「DaxiScape」,以 AI 科技帶你看見新大溪風景
大溪創生館開幕後,每天都有許多大溪人前來「大溪知己」與人工智慧館員「DaxiScape」一同創作。在這裡,就像進入博物館的心臟,可以與其合力創作一幅近未來的新大溪風景,展現在博物館偌大的數位牆上,最後觀者可以拿到一幅繪有新大溪風景圖像的實體明信片,同時這幅圖像也會上傳至雲端,持續豐富大溪資料庫文本,收藏著各種對未來的想像。在「大溪知己」計畫中,衍序規劃設計與參式 Ultra Combos 先透過對 AI 人工智慧傳授大溪3百年來的各種風土意象,累積了資料庫後,進而嘗試讓 AI 進行創造。演進至今,「DaxiScape」成為一位非常了解大溪,並且能與人們一起創作互動的好夥伴。由大溪資料庫墊基人工智慧創作的方式,活絡了豐富性、創造力,也翻新觀展體驗的互動性——成就「既當代又近未來」的體現。

一個故事永遠看不完、聽不膩,每天畫出不同大溪風景的「大溪知己」展,全館無需門票,歡迎隨時造訪。祈願大家在這裡體驗更多視角的大溪,邂逅更多大溪知己,也成為大溪知己。

大溪知己 One with Daxi 常設展覽
add 大溪創生館(桃園市大溪區中山路48號)
time 09:00~17:00(每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