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彌生展閉展倒數!4月週六夜間延長開館,探索無限鏡屋的魔幻時刻

自去年12月21日開展的「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睽違10年草間彌生再次於台灣盛大展出,展覽即將突破10萬人次造訪。本次展出近70件作品,不僅囊括草間彌生的繪畫、軟雕塑、拼貼作品,更展出鮮少在台曝光的裝置作品、行為錄像與服裝。作品多為首次在台展出亮相,並聚焦在草間彌生藝術萌發的初期與最具爆發性、實驗性的創作階段,呈現這位風靡全球的文化偶像較少被談論的藝術面向,如展覽總策畫林曼麗所說:「希望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草間彌生!」

展期進入倒數1個月,為回饋觀眾,北師美術館將於4月第1週開始,每周六延長開館至晚上8:30,讓觀眾體驗草間彌生的夜間魔力!2樓挑高展廳的重點展品—《圓點的強迫妄想》巨型裝置,夜幕降臨時映照著周圍的透明落地窗,搖身一變成為巨大的鏡屋,巨型粉紅螢光氣球的倒影好似在展廳中自行增生,構成虛實交錯的游離幻境。


伴隨展覽尾聲,展覽畫冊將於4月中旬出版上市。從本展重點作品發展出兩款封面,以《圓點的強迫妄想》發展的「圓點珍藏版」,全球限量500本,每本展覽畫冊印有專屬編號,以草間彌生工作室指定 pantone 色號之特製皮料搭配燙銀文字,讓作品轉生成新潮時尚的書封在展覽結束後持續陪伴大家。「幻影無限版」則取自另一件展品《幻影的彼方》,這組閃耀著金光的1999年裝置作品,桌椅、梳妝台、桌上的水果、人體模特兒、鸚鵡等構成一個奇幻的室內空間,所有物件都被金色的無限之網所覆蓋。草間彌生本人也曾親自坐在這件裝置作品內,拍攝錄像作品《草間彌生的房間》。展覽畫冊收錄本次展出所有作品的圖版、檔案照片及完整年表,由總策畫林曼麗揭開展覽緣起和策展過程,並邀請作家盛浩偉、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專案助理教授魏竹君、知名藝術經理人寺瀨由紀撰寫專文,分別從日本文學、當代藝術行為表演及藝術市場等多重面向來書寫草間彌生,讓喜愛草間彌生的觀眾進一步認識這位毫不設限的傳奇當代藝術家。畫冊正熱烈預購中,在北師美術館網路商店或展覽現場都可訂購,至4月20日預購期間享8折優惠,一次購入兩個版本套組享76折,想收藏作品級的展覽畫冊請把握機會。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以草間彌生與台灣的相遇為起始,透過「草間的綻放」、「圓點.原點」、「草間的蟄伏」、「Love Forever」4個展覽子題重探她如何將自身經歷轉化為藝術創作的「軌跡」,於曲折蜿蜒的人生道路上走出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最終與世人迎向藝術與生命的「奇跡」。展覽將於5月4日結束,為維護參觀品質並減少排隊時間,展覽採線上預約時段優先入場制,現場也開放少量票券,建議假日欲參觀的民眾可先於網路購票平台購票,節省現場等待時間,或是儘量選擇平日參觀。把握最後機會體驗草間彌生的無限魅力!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
place 北師美術館(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date 2024/12/21~2025/05/04
time 週二~週日10:00~18:00(每週一、除夕、初一休館)
note 夜間開館日期:2025/04/05、04/12、04/19、04/26、05/03。4月每週六新增夜間入場時段17:30、19:00。
延伸閱讀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大展即將在12/21~明年5/4於北師美術館亮相!其台灣最大規模個展亮點一次看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將於2024年12月21日至2025年5月4日隆重推出「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以草間彌生與臺灣接觸的原點——特別重製1998年台北雙年展《圓點的強迫妄想》揭開序幕,聚焦她1951年至2005年間的重要創作轉折,展示近70組/件精選作品,涵蓋繪畫、版畫、拼貼、軟雕塑、大型裝置、行為展演錄像、服裝等多種創作形式。

1990年代,是草間彌生1973年自美國返日後,重回國際觀眾視野,而後大放異彩的關鍵時期。1993年,她成為首位於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個展的當代藝術家;隨後5年,洛杉磯郡立美術館、東京都現代美術館接連舉辦大型回顧展,奠定草間彌生作為當代藝術大家的定位。1998年,草間彌生受昔時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曼麗及策展人南條史生之邀,於「臺北雙年展」創作巨型現地裝置《圓點的強迫妄想》,以7個帶有黑色圓點的螢光粉紅氣球滿佈北美館的中庭,是為草間彌生以巨大雕塑與公共空間對話的重要節點;該次展覽亦開啟這位風靡全球的藝術家與臺灣的頻繁交往。

本展奠基於日本青森縣立美術館「從W Collection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之成果,北師美術館亦與草間彌生工作室緊密合作,除重製《圓點的強迫妄想》之外,並借展10餘組鮮少曝光的偶發展演紀錄及服裝展件,聚焦藝術家早期行為實驗對形塑其藝術生涯的重要性。總策畫林曼麗從「草間的綻放」、「圓點.原點」、「草間的蟄伏」及「Love Forever」4個子題切入,以草間彌生生涯中的創作探索與實驗為引,展現出草間彌生不斷挑戰自我、突破框架,透過作品與世界映照對話的企圖。「草間的綻放」從1998年她首度受臺灣文化機構委託限地製作開始,呈現她在1985年後至1990年代頻受世界各地邀約,以鮮豔的色彩與大型裝置作品重回國際觀眾視野。
「圓點.原點」回溯草間早期的創作軌跡,標誌性的圓點源自她童年的精神幻覺,是她連結自然、家庭和社會現實的視覺符號,也是她探索無限的創作原點。「草間的蟄伏」則聚焦她1973年返日後的創作歷程,身心上的恐懼、焦躁、絕望與想望,反映在多件粉彩、墨彩與拼貼形構的平面作品上。「Love Forever」則呈現草間在1960年代紐約前衛藝術圈的行為展演,這些激進的行動藝術作品,以反戰、性別、身體與愛為主題,挑戰當時的社會規範,激發了觀眾對當代社會的反思。



除了觀眾熟悉的圓點與網狀圖案如《花》與《南瓜》等平面繪畫,此次展覽也將帶給你不曾見過的草間彌生:從小生長於長野縣松本市育苗場和採種場的她,時常聽見植物與其對話,因之將自身幻化為植物的《自畫像》(1953),甚至是試圖抹除物我界線的《花強迫(非洲菊)》行為錄像(1999);將圓點滿佈人像和周遭環境的大型裝置《幻影的彼方》(1999),高跟鞋上交織填充了無數陽具形狀的軟雕塑《性的強迫妄想》(1997),以及60年代草間彌生於紐約策畫「乍現」(happening)行為演出時,設計繪製的《無題(彩繪上衣)》原件。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關照草間彌生生命經驗與藝術語彙的錯綜交織,深入其創作實踐的發展「軌跡」,在探問藝術家何以持續開創嶄新可能的同時,也擁抱藝術與生命的「奇跡」。

為了提供高品質的參觀體驗,本展將採預約時段售票制,觀眾需在購票時選定日期時段參觀。首波早鳥票特別回饋觀眾獨享指定月份任選日期時段參觀,自10月1日中午12:00起,限時7日,早鳥票快閃售價300元(原價380元),一起親身體驗草間彌生的創作軌跡與其生命的奇跡!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
place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
date 2024/12/21~202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