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TAV 藝術採集計畫11月起限定開展!是過去式是現在式也是未來式,與藝術家一起探索現實與虛擬的界線

台北國際藝術村(Taipei Artist Village,簡稱 TAV)在2001年揭開序幕,因應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的「閒置空間再利用」計劃,將既有建築物改造成藝術家創作與居住的創作基地。2021成立滿20週年之際,為配合政府公辦都更及整體開發需求,台北國際藝術村預計在2024年揮別位於北平東路與天津街的原址。

作為藝術家棲息於此處的最後時刻,2022 TAV 藝術採集計畫「是過去式是現在式也是未來式」,將藝術進駐的過程以時態劃分,集結六組藝術家及團隊參與,探討著過去、現在、未來面臨的挑戰。當實體被雲端取代,真實與虛擬之間的界線逐漸模糊,基地的逝去是否順理成章。
在異鄉城市,各種感官的開啟會扭轉過去的「刻板」經驗。展間可以發現陳向榮於伯斯駐村時創作的作品脈絡置於各處,在作品中來回穿梭的觀者與腦海中的藝術村印象重疊、糅合,找尋記憶中。


〈與我散步〉計畫此次呈現魏欣姸作為曾經出訪及回訪舉辦展覽,找尋彼時彼刻共同交織過的記憶,不論熟悉或是陌生,疏離或是靠近,透過前期散步採集內容,並於展期間邀請觀眾加入採集計畫限定導覽,回望未來可能已被遺忘的那時那刻。展覽期間,藝術家將於每週六 14:00 及 16:00 (其他時間不定期)導覽。
以「台北藝術進駐」(Artist-in-Residence Taipei)為名開展駐村計畫已過20多個年頭,藝術村作為提供過程的基地,雖然載體有限,但想像無限。周書毅接續去年展開〈駐村計畫七號101號房〉,思考藝術創作與空間的關係能如何延續下去。

陳以軒則透過踏查台北國際藝術村周邊的坐墊,拍攝收集各式各樣的破墊,尋找破的最美、最好笑、最慘、或是最平凡無奇的破墊,回應曾在 TAV 進駐時所探索的家居物件,總在看似不美好的表現中,看到它們被需要著。

鍾承旭把台北國際藝術村的歷史性建築物形象轉化,超越時間與空間概念的「橋」,製作〈軌跡的拓片〉逐格動畫影片,藉由不同駐村藝術家字句拼貼出,加入動畫視覺的蒙太奇,橋的本體是藝術村,創造專屬此地的時空經驗。

今年特別規劃「鏈上駐村」進駐計畫,以「臺北想像」為題,公開徵選各國藝術家雲端駐村,並將成果上鏈於虛擬展間中呈現。


「是過去式是現在式也是未來式」2022TAV 藝術採集計畫企圖勾勒台北國際藝術村的發展歷程作為回顧,一起觀看台北國際藝術村逐年積累的模樣。
「是過去式是現在式也是未來式」-2022 TAV藝術採集計畫
date 2022/11/19(六)~2022/12/18(日),11:00~18:00(週一休館)
place 台北國際藝術村、百里廳、游藝廳、雀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