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都有新鮮感!坐落海景第一排,入住「故事所 鹽花」,發現不曾結緣的花蓮面向

從花蓮車站搭上計程車,往海的方向直直奔去,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就來到鹽花故事所。鹽花所面對的北濱公園,以前曾經是一處小漁港,現在則是離市區最近的海邊散步道,形容鹽花「坐落海景第一排」可謂一點也不誇張。

鹽花是一幢四層高的樓房,建築本身即準備好迎接花蓮的陽光與海風,打造了寬闊的陽台與偌大的門窗,整體洋溢著地中海風情。眾多細節,包括窗框、天花板、走道、桌椅的設計等,經常出現圓弧形的線條,為空間增添不少溫潤感,圓弧也象徵著海浪的曲線,昭示著所在的地理特性。

有如「鹽花」語感上呈現的潔白、自然風情,室內基本上以白色為主調,飾品多半選用石材、自然纖維為材質,營造出「被花蓮的自然元素包圍」的氣息。例如空間燈光照明,便是以原住民設計品牌 Kamaro'an 的浪草燈為主角,浪草燈是選用花蓮海邊常見的輪傘草製成,昔日部落婦女把輪傘草編織成草蓆,如今則編織成備受國際讚譽的燈飾,散發出的光芒一樣溫暖。


室內所有的鏡子都是鵝卵石造型、搭配著阿美族傳統編織技法掛繩的掛鏡,這些也都來自 Kamaro'an 的工藝。另一系列玻璃燈具,晶瑩剔透的燈罩上彷彿閃耀著鹽的結晶,「鹽花」意象躍然玻璃之上,是特地委請口吹玻璃創作新秀陳建志量身訂製的作品。


鹽花六間客房之中,三間面海、三間面向市區與中央山脈,每間至少八坪以上,簡潔的佈置讓空間更顯寬敞舒適:飄逸的鏽染棉布簾,拓印著這幢建築物舊時的痕跡;而運用漁網勾勒的「壁畫」,再度點出小漁村的往日情懷。面向太平洋的客房因為離海很近,隨時可傾聽海浪的聲音,淺眠者可能會有睡不著覺的困擾,儘管如此,海景房仍極度搶手,想訂到還需要靠點運氣。


除了常駐的藝術元素外,鹽花更積極邀請職人藝術家,把這裡的公共區域作為發揮創作的空間。例如一樓的接待大廳與交誼廳,今年春夏就成為「岩時」的個展空間,擅長以大理石進行創作的石雕藝術家林立仁,作品媒材就是花蓮頗具代表性的自然元素之一,潔白的大理石與「鹽花」的意象呼應,一切顯得如此順理成章、畫龍點睛。鹽花大約每半年換一檔個展,若你相隔半年以上重新造訪鹽花,就會發現它又換上另一種風貌,每回都充滿新鮮感。


此外,鹽花還製作了「結鹽卡」,把方圓兩公里之內的特色店家,像是島東譯電所、Stroll 散步咖啡、咖逼小売所、四維先生鳳梨冰等納入其中,房客只要登門消費,店家就會提供不同的折扣或禮物,既幫旅人做了行程推薦、又幫鄰居帶進生意,三方皆大歡喜,實在是頗強的行銷策略。


鹽花的管家「小龜」是道地花蓮人,只要時間上允許,很樂意帶著房客們跨上可免費借用的自行車,在附近繞繞;透過小龜熟門熟路的熱情引導,很快便能把附近的道路瞭然於心,進而規劃好接下來的旅遊計畫。此後,只要騎上自行車、帶上一份鹽花自製的「鹽岸走走」地圖,就能輕鬆寫意地造訪店家。駐足鹽花,你會發現以前不曾結緣的花蓮面向。
故事所 鹽花
add 花蓮縣花蓮市海濱街71號
tel 0978-225-433
web owlstay.travel/hual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