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達令港出現巨無霸「義大利麵」!「隈研吾」話題設計建築The Exchange
2020-10-01 19:00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因為設計出2020年東奧巨蛋,並曾為新竹南園建造地景藝術,因而在台灣也擁有相當高的知名度。他擅長運用天然建材,例如木材、石塊、竹子等,再利用玻璃採光,與周遭地景結合,營造出一種帶有禪學的意境,看似靈動柔軟,實則結構堅實,而這種被稱為「負建築」的美學,也就成了隈研吾的招牌特色。

2019年時,這股隈研吾流也吹到了澳洲大陸,當年9月在雪梨達令港(Darling Harbour)落成的 The Exchange,就是隈研吾風格的經典詮釋。這棟多用途的公共建築只有7層樓高,當中主要是雪梨市立圖書館與一間托嬰中心,低樓層的地方則是商業區域,包含餐廳、咖啡館、商店與一座生鮮食品市場。

醒目的圓形外觀以參差的細長木條圍欄環繞,遠看像一團被捲起的義大利麵,更多人也以「鳥巢」來形容。加上每一層樓的圓形樓板並非平整對齊,而是交互左右偏移,就讓整棟建築有了正在旋轉般的動感,充滿了大自然的活力。

這些木板的作用並不是只有增加造型的辨識度而已,由於隈研吾喜歡利用大面積的玻璃立面自然採光,但考慮到室內圖書館的用途,纏繞外側的木條正好可以過濾光線,讓內部空間明亮又不失柔和,不致於太過刺眼。

至於圓形的形狀則是考慮到建地的地理位置,由於達令廣場(Darling Square)是一處位於高樓大廈間的口袋形空地,向來是人潮匯集的樞紐點,因此隈研吾採用無方向性的型式,讓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潮都能流暢地走進室內。

同時也使地面樓層成為廣場的延伸,與熱絡的街道產生互動,既是人們爭相打卡的視覺焦點,又和諧地融入於週邊街區的日常生活之中。
The Exchange
add 1 Little Pier Street, Haymarket, Sydney NSW 2000, 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