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北雙年展公佈完整參展藝術家名單!首公布精彩作品介紹,主題「小世界」拋卻孤立勇於做自己

第 13 屆台北雙年展於6月20日公佈完整參展藝術家名單,展覽將於 2023 年 11 月 18 日至 2024 年 3 月 24 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舉行。本屆展覽由策展人周安曼、作家兼編輯穆柏安(Brian Kuan Wood)和策展人莉姆.夏迪德(Reem Shadid)共同策劃,將匯聚50多位臺灣及國際藝術家和音樂人,展出包括10件全新創作和委託製作,以及一系列的聲響、音樂表演、動態影像、攝影、錄像、繪畫、雕塑和裝置作品,使北美館成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本屆雙年展主題「小世界」(Small World)代表著希望,也透露著不安:全球疫情撞擊出個人對自我生活更大的掌控權,同時亦挑動了被孤立於廣大群體之外的隱憂。我們發現當世界縮小時,它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卻也可能使人心更為疏遠:這個「小世界」,懸浮在相聚與分離兩端之間的游移狀態中。本屆雙年展指向我們所共同面臨的處境,邀請觀眾一同探索如何運用疫情經驗來提出新的生活想像,反思當日常越趨緊繃及複雜時,人們對簡單與感性的渴望是否也變得遙不可及。

本屆展覽由策展人周安曼、作家兼編輯穆柏安(Brian Kuan Wood)和策展人莉姆.夏迪德(Reem Shadid)共同策劃,三位策展人表示:「在『小世界』裡我們雖然可能因為被孤立,而失去部分自我與介入社會的能動力;但在這裡我們有不需懼怕被同化的自由,譬如我們能拒絕被量化,可以大聲疾呼、不斷移動,但也能靜觀其變,享受片刻的寧靜。我們也許都曾醉心對簡單生活的奢侈嚮往,但『小世界』激勵我們堅定立場,拋開渴求被認同的欲望,拒絕為了一些永遠無法獲取的最終利益而去取悅他人。」

Pio Abad 的全新委託創作,其靈感源於一趟造訪蘭嶼的研究之旅。蘭嶼和菲律賓北部的巴丹群島及巴布延群島,有著密切的地緣關係,因此,具該區伊巴丹(Ivatan)原住民血統的藝術家初抵蘭嶼時,即深刻感受到令他意想不到的親切感,交疊出一場近乎迷幻的體驗,進而透過一件大型裝置創作,反思文本及土地的力量和生命的虛無驟逝。

藝術家雙人組 Basel Abbas 和 Ruanne Abou-Rahme 將展出一件沉浸式多頻道聲音和動態影像裝置,透過表演探索人們如何見證和講述暴力、失去、離散和被迫遷徙的經歷。自 2010 年代初期,這兩位藝術家著手在網路上收集伊拉克、巴勒斯坦、敘利亞和葉門等地,一般大眾在公共空間唱歌或跳舞的影像紀錄。此作邀請表演者回應這些載歌載舞身體的數位足跡,結合成一全新表演。

已故黎巴嫩畫家、雕塑家兼時裝設計師 Huguette Caland(1931 – 2019年),以其挑戰對美和慾望既有描繪方式的情慾抽象畫和身體圖景而聞名。本屆台北雙年展將精選數張藝術家自1970年代後創作的自畫像,當時她為了追求自我藝術實踐和生活,而從貝魯特搬到巴黎,終得以擺脫女性在傳統文化中所背負的沉重包袱。

日本1960年代前衛派重要代表人物赤瀬川原平(1937 – 2014年)是極具影響力的藝術團體高赤中(Hi-Red Center)和新達達組織者(Neo-Dada Organizers)的成員之一。七〇年代初,日本社運結束後遺留下被擾動的都市樣貌,街道中的建築殘骸與物件成了藝術家觀察的對象,並將其記錄拍攝而成著名的「路上觀察學」系列。今(2023)年初,藝術家家屬發現了他四萬餘幅未曾發表的照片,本屆雙年展將精選其中多件,並首度於公共美術場館公開展示。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另規劃將北美館地下樓部分展間改造成音樂空間,並交由 Elias 和 Yousef Anastas 創立的巴勒斯坦建築公司 AAU ANASTAS Studio 擔綱設計。從 2023 年 12 月起至 2024 年 3 月,將由DJ sniff、Julian Abraham ‘Togar’& Wok the Rock和聽說三組音樂及聲響創作者,舉辦聆賞會、錄音實驗、即興演奏和音樂編曲等公眾計畫。
台北雙年展
add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臺北市立美術館)
date 2023/11/28~2024/3/24
time 週二~週五、週日 09:30~17:30;週六 09:30~20:30(週一公休)
web www.tfam.museum/
FB 臺北市立美術館Taipei Fine Arts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