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地景藝術《朝霧記》重現眷村傳奇,透過閱讀讓歷史走入你的日常

期待透過當代的理解,提供不同閱讀眷村的方式
台北地景藝術《朝霧記》藉由邀請創作團隊、眷戶、文史老師與民眾共同對話,從建築、設計、當代藝術、文學、生活、手作等多元角度,探訪當代臺北城中消逝眷村聚落所留下的紋理,看見不曾消逝的生活記憶。

閱讀眷村的五種方式
方式一:地圖推理
城市的發展、建築的興替好比在羊皮紙上畫圖與刮擦,儘管建物失去了蹤影,但從不同年代的地圖資料中,仍可閱讀過往村落的街道紋理,尋找消失眷村遺留的蛛絲馬跡。

方式二:走訪巷弄
每個聚落都是一群人生活的單位,從各式店家到聚合四方風味的市場,供應著人們的日常所需。即使聚落消失,這些生活節點仍存在周遭地區,成為尋訪消失地景的活考古資料。

方式三:藝術創作
藝術創作賦予在真實世界中消逝的事物一個重獲新生的可能,如同作家吳明益在小說《天橋上的魔術師》中建構了一個永不消失的中華商場般。《朝霧記》三件地景公共藝術作品透過建築、設計、當代藝術的方式,為消失的老眷村重新賦予新的詮釋和生命。

方式四:文字影音
眷村文學和影音都是紀錄眷村生活重要的載體,在這些紀錄中,我們可以看見眷村文化的流動,以及不同年代眷村人的生活與記憶。如同知名主持人暨作家蔡詩萍在午後文學沙龍分享的,眷村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社區裡緊密的情感、互助傳承的精神,形成一種獨特的氛圍。

方式五:信息交換
設置於森大青鳥與Moobooks沐本學研社的信息交換站,規劃記憶留言、眷村選書、展覽故事介紹,邀請曾居住於眷村的年長一代留下自己的故事,年輕一代分享觀展的心得,透過這些紀錄,讓眷村文化以不同方式延續下去。

《朝霧記》即將進入倒數一週,一起走入城市巷弄,尋找消失眷村遺留的痕跡,透過三件公共藝術作品,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老眷村的新生命,在兩處信息交換站留下你的故事或心得,讓眷村文化持續流傳下去,之後將抽出幸運留言者,贈送本次於信息交換站中展出的眷村選書。

同時自即日起,上2020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臉書粉絲專頁「藝術地景・記憶臺北」,在11/15(日)前,按讚粉絲專頁、分享置頂貼文,並在下方留言處上傳照片tag兩位朋友分享你閱讀眷村的方式,就可以抽朝霧記精裝筆記本+臺北眷味生活節2021眷村美食桌曆各一份(30名)。
TRAVELER Luxe三條主題路線,不論你是哪種魂,都可以享受美好的一天!
老靈魂→ 懷舊療癒之旅,回憶台北「家的樣貌」
童趣魂→ 大小朋友共遊,藝享童年美好時光
文青魂→ 朝霧記,你不能錯過的藝想世界
2020台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朝霧記:尋訪消失的台北眷村
place 大安森林公園、成功國宅、民生公園
time 2020/10/16(五)~2020/11/15(日)
web https://reurl.cc/Kj3Abq(工作坊&講座&導覽)、https://reurl.cc/odKkmM(策展人導覽場)